正文 第一章 彼得·潘飛進屋來(1 / 2)

所有的孩子都是要長大的,隻有彼得·潘是個例外。

文蒂兩歲時就知道她是會長大的——有一天她在花園裏采了一朵花,拿著朝媽媽跑去。媽媽看見文蒂那小樣兒那麼討人喜愛,便激動地叫道:“啊,我的寶貝兒,你要是永遠這麼大該多好!”

就從這一句話裏,文蒂明白了,她是一定會長大的。人一過兩歲就總會知道這一點的。兩歲,是個結束,也是個起點。

文蒂的家住在門牌十四號的那所房子裏。媽媽美麗又可愛,富於幻想,好看的嘴角總是掛著甜蜜的微笑。

文蒂的爸爸叫達林·喬治,很有學問,他懂得股票一類的事。看見他談股票時的那種神情,誰都會敬重的。

新婚時,達林夫人會很仔細地記錄家庭賬目,一根小菜芽兒都會記下,她覺得記賬就像做遊戲一樣好玩。但是後來,她連整棵的大菜花都忘掉了,賬本上卻出現了許多小娃娃。那是達林夫人結賬時畫的,是她對未來寶寶的猜想。

後來達林夫人生下了文蒂,接著是約翰,再後來是邁克爾。

文蒂生下後,家裏又多了一張嘴。爸爸媽媽坐在一起,商量是不是養得起她。爸爸確實很喜歡文蒂,但他是一個很實際的人。他拉著達林夫人的手,仔細地計算著日後的開銷。

達林夫人怪可憐地望著他說:“不要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但是達林先生不同意,他拿著筆和紙,在那裏細細地計算。最後總算把撫養文蒂的費用解決了。達林夫人過日子喜歡將就。達林先生卻總愛模仿他的鄰居,覺得不能沒有保姆。可他們很窮,所以這位“保姆”隻能由一隻聽話的狗來充當。那是一隻母狗,名叫娜娜。

娜娜非常喜歡小孩,它的窩就在孩子們的房間裏。夜裏,孩子們發出的任何一點聲響,它都能發覺。

娜娜有一種天才,它能聽出孩子們什麼樣的咳嗽無關緊要,什麼樣的不容忽視,還知道什麼時候必須給孩子們戴上圍巾。娜娜始終相信一些民間的藥方,相信大黃的葉子可以給孩子治病。

娜娜護送孩子們去幼兒園,總是很負責任。孩子們守規矩時,它就嚴肅地跟在後麵,孩子們亂跑時,它就把他們推到隊列裏。平時娜娜嘴裏總是銜著一把傘,隨時防備著下雨。

娜娜把孩子們的房間管理得很有條理。可是達林先生唯恐鄰居們笑話他用狗當保姆,而且有時還覺得娜娜好像不大佩服他,這些都使達林先生不安。

達林夫人看出了這一點,常常勸他,然後向孩子們使眼色要他們特別敬重父親。接著,全家就高興地跳起舞來。

要不是彼得·潘來搗亂,再也沒有比這個家庭更清淨快活的了。

達林夫人第一次聽說彼得·潘的名字,是在她整理孩子們的心事的時候。

凡是好的媽媽,晚上都有一種習慣:等孩子們睡熟後,總要整理一下孩子們的心事,把白天拉散的思緒重新放到適當的位置上,使他們第二天醒來時,會覺得睡覺前各種淘氣的行為和不愉快的情緒早已折疊得很小很小,放在心底了。

你們一定沒見過人心的圖形吧!那是很有意思的。但最有意思的,還是看醫生畫一個孩子的心。不但是亂七八糟,而且還永遠旋轉不定。

人的心差不多像一個小島,島上有東一塊西一塊奇異的顏色。離岸不遠處,有珊瑚礁和小帆船,有野人和他們的洞穴,有神仙,有小河穿過一個個山洞……如果僅僅這些,這張圖倒還容易畫。但是還有呢:第一天去上學的情景、《聖經》裏的故事、教堂、牧師、圓池、針線、殺人犯、絞架、吃巧克力蛋糕的日子、穿背帶褲……

總之,所有這些,全都雜亂無章,而且沒有一樣是靜止的。

當然,每個人的心又大不相同。例如,約翰的心裏有一片湖,湖上飛著許多紅鶴,約翰正拿箭射它們。邁克爾年齡很小,他心裏也有一隻紅鶴,許多湖卻在紅鶴上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