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廉發出了海捕文書,命蘇正元捉拿“潛逃”的假知府一行人,並下令,無論是否反抗,格殺勿論。當然,也存了私心,若假周瀟一旦被抓住,他收受賄賂之事,必然會被牽扯出來,所以他寧肯抓住一個死的周瀟,也不願周瀟被緝拿歸案。
與此同時,金刀李秋衣與狂刀楚日之戰,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也開始在江湖上傳的沸沸揚揚。據傳,武林盟主左斯坦,也率人前來蘇州觀戰。畢竟這是近十年來,江湖上最有分量的一場決戰,也是二十年恩怨的一次了斷。
也有道消息,《武經》如今就在蘇州城,經過《曉生江湖》一期的發酵之後,在江湖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江湖上的許多好事之徒、綠林好漢、遊俠劍客,紛紛湧入了蘇州城。有高手決戰,還有江湖中人夢寐以求的《武經》現世。
人生中有太多的不確定,誰知道哪片雲彩會下雨,沒準下一個武林盟主就砸在你頭上呢!
甚至八大門派、四大世家之人,也都派人前來觀戰,整個蘇州城變得熱鬧起來,就連城外的無名鎮的客棧,住一晚上都要三百文,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不過,江湖人多了,城內是非、械鬥也多了起來,給六扇門治安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打架鬥毆的事情多了起來,江湖中人一言不合,拳腳相向,熱鬧雖熱鬧,卻擾民甚重,導致蘇州百姓聯合起來,向官府施加壓力。
蘇正元沒有辦法,請求蘇州守備前來幫忙,加強了對城內管控,嚴禁江湖中人持兵器入城,江湖中人要進城,要麼是名門正派有路引及薦書,要麼有城內一笑堂、正義堂等幫派做出的擔保,出`台了史上最嚴的管控措施,即便如此,城內江湖中人比比皆是。
《曉生江湖》、《八卦周刊》又怎麼會錯過這等機會,派了若幹采風跟蹤報導此事。這兩個期刊為搶奪市場明爭暗鬥了數十年,更是窮盡各種辦法。
若論權威性和專業性,首推《曉生江湖》,他們理智的分析李秋衣、楚狂刀出道以來的有記載的各種戰鬥事跡,以及上一次的交手記錄、師承門派、武功招式、境界修為、勝負結果等,作出了一個全麵而係統的分析。江湖中人,很是吃這一套。
但娛樂性和趣味性,《八卦周刊》更勝一籌。他們獨辟蹊徑,開局一標題,內容全靠編,更是以一篇《震驚!李秋衣與楚狂刀決戰,竟是為了她……》吸引了無數吃瓜百姓的眼球。
且不這篇文章的真實性,但百姓更願意看這種八卦。
二十年前,隱陽城尚未歸入大明版圖,金刀李秋衣作為城主,前往西楚,結果在宮廷宴席上結實了楚狂刀的老婆,兩人一見鍾情,那女子竟跟著李秋衣私奔。楚狂刀得知後,大發雷霆,前往隱陽城找李秋衣算賬。
兩人在隱陽城頭決戰,誰料這竟是大明王朝的一個計策,在決戰前一日,有一個和尚硬闖西楚皇宮,皇帝暴斃,二皇子楚別離失蹤,西楚皇族死傷無數,楚狂刀與李秋衣大戰之時,得知此噩耗,一失神,被李秋衣劈了一刀,敗下陣來。
後麵才有了西楚三皇子登基,以隱陽為首的邊陲十九城歸順大明,大將軍宇文祿接受西楚的停戰議和的“降書順表”。
楚狂刀奪回妻子後,殺死了妻子與兒子,修煉狂刀心法走火入魔,反而成為一代武學宗師,西楚第一高手。而金刀李秋衣,則封刀歸隱,二十年來不問江湖之事,直到半年前,楚狂刀得知了李隱陽下落,前來大明尋仇。
故事的有板有眼,真假莫辯,這一期出來後,《八卦周刊》銷售異常火爆,單期竟超過了《曉生江湖》。
還有一個跟風的花邊刊,連夜刊印了一篇李秋衣與楚狂刀老婆的同人花邊文,還沒有刊發,就被人連夜端了,一把火燒了個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