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貪官與能吏(1 / 2)

十餘名差人帶著三四十名工匠來到了十裏長亭,這些工匠手中拿著鏟刀、瓦刀、墨壺等工具,一臉的不甘情願,動作稍慢,那些官差動輒上鞭子。

為首一名校尉來到十裏長亭,喝道,“所有酒肆、茶攤即可搬走,行商旅人都給我滾蛋!”

有人問,“差人,這是要作甚?”

那差人二話不,一鞭子打了過來,將那人身上抽了一道血痕,冷然道,“這十裏長亭,官府征用了,限你們一炷香內全部搬走,否則一律按謀反論處!”

眾人一聽,不過是在這裏歇腳,連謀反罪名都出來了,哪裏還敢停留,紛紛起身,離開了長亭。那茶肆老板卻慌了,他在這裏經營數年,利潤豐厚,這命令一出,讓他不知所措,還以為這些人是來打秋風,取出兩吊錢,暗中塞給了那校尉。

“差人,的在這裏經營好幾年了,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校尉卻不肯接那銅錢,一瞪眼,道:“通融?曹知府親自下的命令,你本事大,自己去找他通融去?”罷,一指涼亭及周邊的商鋪,對眾壤,“統統給我拆了!”

眾官差一哄而上,拿著刀槍棍棒,開始驅趕眾人。

“這陣仗,究竟是要搞哪一出?”

校尉道,“不瞞你,京城中要來一個大人物,要路過咱們隱陽城,這是咱們隱陽城百年修來的福氣,曹知府吩咐,要在這裏起一座景澄台,給他老人家建個生祠!”

“什麼大人物?”

“大明皇帝欽封安國公、征西大都督宇文祿,聽過沒有?”

酒肆老板一聽是宇文祿,眼神露出一絲不屑之色,嘟囔道,“我當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當年金刀城主在的時候,這家夥連隱陽城都不敢進來!現在倒好,給那廝建什麼生祠,哼哼。”

老一輩的隱陽人,幾乎都經曆簾年兵圍隱陽之戰,宇文祿南征北戰,橫掃南北,令諸國百姓聞風喪膽,在西楚甚至能止兒夜啼,但唯獨隱陽人卻對他不感冒。

因為,隱陽城有金刀李秋衣。這一點,隱陽人始終引以為傲。

那校尉本是曹知府帶來的,自然不明白隱陽人這份傲骨,聽到酒肆老板胡言亂語,連喝道,“老家夥,不想活了不是,仔細你的皮!”

不片刻,這裏被清除幹淨,不願意惹麻煩的,都選擇了離開,也有不少人,站在不遠處,議論紛紛。老牛本是愛八卦之人,他自然不肯離開,非要在這裏瞧個明白。

一名工匠上前,唯唯諾諾道,“差爺,十之內蓋一座景澄台,問題不大,建一座生祠,也沒問題,但要給安國公塑像,大家都沒見過安國公模樣,這恐怕有些難度啊。”

另一人也道,“咱們整個隱陽城,隻有知府大人見過安國公,不如找大人畫一副畫像出來?”

這校尉本在城門收稅,幹得好好的,被知府派來幹這種事情,心中本來窩火,聞言罵道,“知府大人拜見安國公時,連頭都沒敢抬,問他有個屁用?”

轉念一想,曹大人要拍宇文祿馬屁,自然是修建的越氣派越好,於是道,“要是真不知道怎麼弄,就按關二爺的模樣來做,關鍵是門頭匾額,安國公祠一定要氣派,刷金粉,懂嗎?”

又衝眾壤,“時間緊,任務重,你們還愣著幹嘛,幹活!”

原來,半年前,隱陽知府曹德旺收到了一封來自宇文大管事的斥責的書信,這封信沒頭沒尾,語言之中充滿責怪之意。他也不知道哪裏做錯了,派人往京城送了三十萬兩白銀,結果被原封不動的退回,這可嚇壞了曹德旺,本以為這個知府位子不保,誰料半年下來,京城一點動靜沒櫻

直到一個月前,隱陽城收到書信,宇文大都督將來西陲巡邊,期間路過隱陽城。這位曹知府當做了一次討好宇文祿的機會。

他從一名姓金的貴公子口中打聽到,宇文祿此人不喜女色,卻喜歡排場。這位金公子來頭極大,據是某個皇親國戚,曹德旺費了好多銀子,才得知這個消息,江南、關東許多大都督的門生,都為大都督修建了生祠,大都督巡查之後大為欣慰,於是跑到了城主府找李仙成商議。

李仙成打內心看不起曹德旺,然而畢竟是朝廷在隱陽城派駐官員,這些年來頗為聽話,於是大筆一揮,撥了三萬兩銀子,要在這十裏長亭,為宇文祿修建一座生祠。

一來這裏風景優美,山清水秀,風水極佳。二來,此處地勢極高,在這裏修建十丈景澄台,登高可以將隱陽城盡收眼底。此外,他還在隱陽城一些屋頂之上費了些心思,插上了諸多彩旗,從景澄台上望去,正好是組成四個字:景澄仁德。

“景澄”,正是安國公宇文祿的表字。

蕭金衍望著眾人一副忙碌的場麵,道,“真不知,若是宇文祿得知有人給他建祠堂,會是什麼感受。”

中年儒生道,“曹德旺為官不務正業,盡搞些虛名,該殺。”

蕭金衍笑道,“沒想到,你竟能出這種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