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赤水獨占七分醉(1 / 2)

若在往常,從白馬鎮到隱陽城的牛車,包車不超過三百文。最近隱陽形勢緊張,車租也跟著水漲船高,漲到了一兩銀子。

牛車設計的十分巧妙,長約一丈,高半丈,用白橡木做的車頂,四周以毛氈包裹,行進時可以同時坐下四人,夜間停車休息時,以車身為梁,可以搭起一個大帳篷,供五六人同時休息。牛車的主人姓牛,本就是隱陽人,前幾日拉了幾名客人來白馬鎮,回程一直湊不齊人,直到蕭金衍找上門來。

老牛十分熱情,一路上喋喋不休,與蕭金衍聊,活脫脫一個話癆。

據老牛,他們幹這一行純粹是為了興趣,他家在隱陽城有三畝宅子,去年拆遷,補了十萬兩銀子,自己本可以過著富家翁生活,卻是閑不住的人,買了輛牛車,跑起了拉客的買賣。幹這一行,純粹是為了興趣,能接觸形形色色的人,比如某個朝廷官員跑路,隱陽城哪個姐跟情郎私奔等等,都是用他的車。

當然,看老牛這一身打扮,蕭金衍覺得與富翁兩字完全不沾邊,這種道聽途的事,隻能聽聽而已,當做解悶可還湊合。當然蕭金衍不會跟他自己的事,否則哪一,不定就成了老牛口中的某個故事。老牛對整個隱陽形勢看得十分透徹,上至朝廷大政方針、中至隱陽城主家中的八卦事、下至坊間江湖中的流言,無一不精通,哪怕隨便開口聊個話題,老牛的博學多知,讓蕭金衍感覺到了自己的渺無知。

到糧食問題,老牛氣就不打一處來。

最近西楚軍隊動作頻繁,對隱陽城虎視眈眈,導致了糧價飛漲。隱陽城是貿易城,糧食全靠中原運輸,隱陽糧道盜匪猖狂,老牛一家老都快吃不上飯了。蕭金衍納悶,十萬兩銀子家底,連飯都吃不上,那其他人豈不餓死了,當然,他也不會挑明此事。

糧食運不進來,價格飆升。

事情很不幸,但對路上的糧隊來,卻是個好消息。

蕭金衍問,“糧食不夠,官府不會想辦法嘛?”

老牛罵罵咧咧道,“想個狗屁辦法,這些當官的,別的本事沒有,一上任就知道四個字,修橋鋪路,就拿我家門前的朱陽大街來,前年是路麵老化,挖開修理了一回,去年因為排水,挖開又修了一次,一年時間,半年在修路,城內的赤水橋,三年重修了兩回!”

“難道不能一次修好嘛?”

老牛冷嘲道,“一次修好,怎麼撈錢?一修橋鋪路,就開始收稅。金橋銀路爛房屋,那個姓曹的知府,跟城主府上的那位,簡直就是狼狽為奸,胡作非為,換作是我當皇上,早就一刀哢擦了他們。”言語之間,似乎對隱陽城的執政者們充滿了怨氣。

“我們這些趕牛車的,一年才能賺幾個錢,都不夠給官府上稅的,以前到了白馬鎮,還能去賭場耍上兩把,抽空喝杯花酒,打打牙祭,現在隻能饢餅鹹菜,日子苦著哩!籲……”

他拉住牛車,看向路邊。

有個中年儒生

,向牛車招手。

這個中年人,四五十歲模樣,一身洗得漿白的儒衫,袖口、衣領上,都打著補丁,卻洗得十分幹淨。

老牛有些不好意思,對蕭金衍道:“老弟,這牛車雖然你包了,但閑著三四個位子,你看反正也無事,不如讓老哥再捎個人,路上聊解悶,成不?首先聲明哈,不是老哥貪這麼點錢哈,咱們純粹是助人為樂,日行一善,對吧。”

蕭金衍點點頭。

老牛這才下車,與那中年儒生講價格。

那儒生一臉風塵之色,看行頭也不是有錢之人,走了許久的路,有些疲倦之意。老牛開口要五錢銀子,那中年儒生跟他討價了許久,才同意降到了三錢。

中年儒生上牛車,看到蕭金衍,朝他略一拱手,坐在他對麵,從懷中取出一本《禮記》,慢慢翻閱品讀。

老牛問,“你是讀書人?”

中年儒生見他問話,很是謙恭道,“以前讀過幾年書。”

“那怎麼沒考上進士?”

中年儒生老臉一紅,歎道,“參加了幾次科舉,勉強中了個舉人。”

“原來是於老爺,真是失敬!”老牛打趣道,“舉人也不錯了,我們隱陽的知府大人,也是舉人出身,後來出錢捐了個貢士,現在不也做到了四品大官?不過,老弟,同樣都是舉人,你混得有些慘啊。”

中年儒生自嘲道,“誰不是。”

老牛道,“所以,讀書有個屁用。當然了,這句話我也就跟你,碰到知府大人,我也提也不敢提的。你看我,就上過幾年私塾,家裏趁了幾畝地,去年拆遷,一下子補了十萬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