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是比不上,可她比劉孝禹多的不是一星半點,而是無數前輩的精華積澱。比過劉孝禹去,林韻的自信可是滿滿的。
“雅仙姐,你就放心吧。你先給我唱一段,我看看該給你們編個什麼故事。”
見林韻興致極大,陸雅仙不好拒絕,蘭花指一打開,身形一展,就唱了出來。
通過傾聽,林韻發現這兒的戲詞腔調很像是越劇,更是喜不自勝。作為全國第二大劇種的越劇,林韻可是聽了太多,隨便就能找出一個劇本來用。更甚至,她還能哼個一兩句。“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似一朵輕雲剛出岫……”聽聽,多耳熟能詳啊!
陸雅仙聽林韻唱的,喜不自勝,“韻兒果然是才女,如此,就多靠你幫忙了。”
林韻滿口接下,心中盤算起來,就她所知道的曲目,足夠陸雅仙和徐佩卿唱個十年八年的。
接下來的日子裏,林韻決定先讓徐佩卿和陸雅仙演繹《梁山伯與祝英台》,作為他們複出的頭一炮。
憑借著前世的記憶,她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才將所有台詞一句不落得還原出來。
饒是唱過十多年的戲,徐佩卿和陸雅仙見到這樣的劇本,還是抑製不住心中的喜悅之情。光憑這戲本,他們就知道,東山再起,指日可待。
徐佩卿和陸雅仙將原來戲班的一些人給召了回來,讓林韻給安排角色,並一句句給他們核對台詞,用怎樣的感情唱出來才最打動看客們的心。
都是些多年學戲的人,是以林韻不用多費功夫,就能教會他們。
接下來,就是搭建戲台。梨花班雖然解散,可是原先練習的場地還在那,並未轉賣出去。現成的地方,在大家的同心協力下,一天的功夫,一人多高的戲台就已搭建完成。
“太好了,今晚上我們就可以登台演出了。”陸雅仙高興道,她沒有想到,今生還能重新登台。
“不,”林韻道,“雖然我們現在有人,有劇本,可是我們沒有看客。今晚並不適合登台。”
一席話落,在場的人都犯了難。既然這樣說的話,那他們這麼多日的忙活究竟是做了什麼?
林韻見大家泄氣,不由安慰道:“我並不是說不登台了,隻是我們在登台前要做好足夠的準備。”
“該準備什麼?”馬鳳蘭忙問道。林韻望了她一眼,這個姑娘也是十分喜歡唱戲,這麼多天來,辛苦練習,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句。
“宣傳。”林韻笑道,從袖中拿出一張紙來,在大家麵前伸展開。“這是我這些天製作的宣傳海報,你們將它刊印五百份,然後讓一些小乞兒吆喝著散發給大家。告訴那些小乞兒,有銀子拿。誰吆喝得高,發出去的多,誰就拿的銀子多。”
一聽林韻這麼說,馮長勝的眉頭微微皺起,他是戲班負責敲堂鼓的,活了大半輩子從來沒有聽過這麼做,就能招攬來客人的。“林姑娘,我們還沒有登台,就要拿銀子出去,這不是要賠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