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隻如初見(1 / 3)

進入到初三的第二個學期,古粵們才醒悟到原來過去這個學期的高考倒計時生活隻是一碟開胃小菜,如今這道正餐一上桌,他們便立刻嚐出它的重口味了。從此之後,“三點一線”的就餐方式變成了“四點一線”,多的那一站是廁所。倒不是說以前不上廁所,而是這樣的一頓飯,殺傷力實在太大,對於生活在這個江南小鎮,平時吃慣了清淡菜色的少年們,就算他們勉強下咽,可那些養尊處優的胃們也還是要義無反顧地鬧著革命,廁所便順理成章地成了每日中重要的一站。想想看,上廁所都成了一天中屈指可數的幾件有意義的事件之一,這樣的生活該是怎樣的無奈。好比心跳,這本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現在偏偏要整天數著心跳聲過活,足見這生活的單調。還好,苦不過黃連,鹹不過鹽巴,每天都是那一盤菜,吃多了也總會習慣的。古粵一向不是一個嬌生慣養的人,他從不挑食,生存能力極強,因此適應期較其他人短了許多,久經沙場的胃也早早地練出了免疫力。

隻是,這一大盤滿滿的菜裏單有一樣調料是古粵同學到現在也沒有吃得慣的。可偏偏這調料還是學校吩咐廚房特意為他加的,理由就是他是模範生,是塔溪中學戰鬥力最強的那支隊伍裏麵的一員。這調料,就是學科競賽,這調料品類奇多,可古粵嚐來都是一個味——乏味。更加難堪的是,這調料感染力頗強,遇湯即化,通常沾上便毀了整盤菜,這實在讓古粵為難,隻恨自己的胃還沒有修煉到百毒不侵的境界。又不能為此就絕食,好得這調料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福分享用的,再說,當前的古粵也沒有絕食的勇氣。當然,偶爾心情好,古粵還是很樂意接受那調料的,條件是,這頓飯楚嵐得陪著他一起吃。

這不,古粵和楚嵐剛參加完一場英語寫作競賽。帶隊老師因為還要留在縣城有其他要緊事要辦,便吩咐他們兩個先坐車回學校了。

因為是午飯時間,公交車上,人並不多,整個車廂裏,座位稀稀落落地空著。古粵走在前麵,挑了個靠後的座位站住,楚嵐跟過來在窗邊坐下,他坐在她邊上。楚嵐打開窗戶,車子開動了,春天的風吹進車廂,吹亂了她的短發。

公交車開出了市區,進入城郊。馬路的一麵是山,另一麵是田地。這個時節,山和田地都披上了一層薄薄的綠紗,很是迷人。長久被關在四麵牆壁裏的古粵,為這次的旅程攢足了心情,此刻完全陶醉在窗外的田野裏。窗外的陽光,還沒當頂,正和煦地照著。

隨風亂舞的發絲下,楚嵐的眼睛正對著攤開在膝蓋上的一本書。這本書,古粵看來有些眼熟,厚厚的,應該就是楚嵐經常捧著的那本。

“這本什麼書啊?看你愛不釋手的,出門還不忘帶身上。”

楚嵐騰出一隻手來理了理耳根的頭發,把書翻著遞給古粵。

古粵雙手接過來,一隻手翻回封麵。

“飲—水—詞—箋—校!”

又重新回到楚嵐打開的那一頁。

“哇!還是豎行、繁體字。這什麼書呀,你看得懂?”

“容若的詞集。”

“納蘭性德?”

古粵的印象中,是有這麼一位古代文人,但生平事跡不詳。大概是在某冊語文資料當中背到過,納蘭性德,字容若,清初旗人,官宦之後,為人灑脫不羈,愛寫一些溫婉淒苦的詞,遺憾的是,卻英年早逝。

“嗯,是他。不過,我還是喜歡叫他容若。”

“你很喜歡他的詞嗎?”

“你也會喜歡的。”

古粵不知道楚嵐哪裏來的信心,就認定自己也會喜歡了。要換作是班主任徐老師,那古粵可以保證她肯定不敢打這樣的保票,因為她最清楚愛徒的古詩詞填空了,要哪張卷子上不被打個紅叉叉,那他準會覺得難受。古粵是真心熱愛語文,但很不幸,與古詩詞之間就是來不了電。

這會兒,他也不想殘忍地把這“光榮事跡”告訴這女孩,怕驚走了她那不該有的信心,隻是盯著她亂發下的那雙眼睛,發表著自己的疑問。

楚嵐卻完全不理會他的疑問,自顧莞爾一笑,滿不在乎地拿眼睛在書上掃過。

“你先看看這一頁的詞。”

那神情活脫就是一個必勝的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