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明心中暖暖的,不過卻拒絕了姚珍珠的好意,他知道姚珍珠是想要幫助他,可是姚珍珠就算是再有錢,他也不能讓姚珍珠這麼花。
“哎呀,蕭景明,我這不就是給你花的嗎?那裏不是你的封地麼?早點趕過去,咱們也能早點賑災,要不然多耽擱一天就多多少人死亡啊。”
蕭景明拽著姚珍珠要回去,姚珍珠卻不願意,往後坐著屁股,拽著蕭景明,引得人人注目,就跟蕭景明拽著一個不聽話的小孩子一樣,在風氣還不是那開放的夏朝,周圍的眾人對姚珍珠指指點點的。
蕭景明受不了眾人的目光,還有別人低聲議論姚珍珠的聲音,哭笑不得的看著姚珍珠堅定的神色,隻能說答應了她的意思,順著她的意思去了馬市。
蕭景明不舍得委屈姚珍珠分毫,所以自然就被姚珍珠拿捏的不能動彈,隻好眼睜睜的看著姚珍珠買了一批驢和騾子,告訴商販們,明天會有祁王殿下的人過來,帶著他們把騾子和驢送到驛站。
次日一早,姚珍珠買的騾子和驢就被送來了,人家一聽是賣給祈王殿下去賑災的,也都不敢忽悠姚珍珠,選的都是年輕力壯的驢子和騾子,那些濫竽充數的都不敢送過來。
修整了一下,晌午上路,雖然隊伍中有人騎著驢子有人騎著騾子看起來不太嚴謹,不過速度倒是加快了不少。
那些士兵也對姚珍珠充滿了感激,三天後姚珍珠他們就能看到有不少的流民往別的城鎮趕。
沒有辦法,趕上災年,他們雖然不想要離開家鄉,可種子廢了,他們就算是繼續留在那邊,這一年也沒有什麼指望了,留在那邊跟等死差不多,還不如往別的城池趕去,這樣好歹還能夠討些吃的留一條命。
姚珍珠他們有時候在安營休息的時候,如果遇到了流民,也會多做一些東西,發放給流民打聽一下江南郡的情況。
不過聽到的情況越多蕭景明的臉色就越難看,官府的確是開了賑災救濟的粥棚,不過官府的那些吃的,還不如一些有良心自發送粥的商人的粥棚人多,主要是官方的粥棚,不僅是發黴的爛穀子,裏麵甚至還摻雜了糠石子什麼的,大人喝下去還行,小孩子喝下去根本就消化不了,肚子大的能把孩子給憋死。
“這位大人,你們是好人啊。可那祈王……我們聽說我們那邊皇上封給了祈王,可他的做派真是……”
這些流民不知道蕭景明的身份,但是看到蕭景明願意給他們吃的,人也沒有什麼架子,就忍不住說了一些事情。
姚珍珠聽到別人罵蕭景明,忍不住問道:“這位大哥,你們怎麼能這麼說?祈王又不在江南,他在京城,這邊官員的作為跟祈王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