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儒玄不疾不徐的聽著眾人嘀嘀咕咕的,老皇帝咳嗽了一聲,壓下了眾位大臣悄聲議論的聲音,才有些滿意的看向蕭儒玄,說道:“蕭太尉所言極是,那依照蕭太尉的看法該當如何?”
老皇帝看到蕭儒玄似乎是要支持蕭景明的樣子,心中還挺開心的,蕭儒玄一直都是老皇帝控製不住,看不透,整不明白的存在。
蕭儒玄接著說道:“回稟陛下,微臣以為若是這筆賑災銀子讓朝廷出的話,也不符合禮製,畢竟江南郡已經是祈王殿下的封地了,而江南郡的災情也沒有打到要朝廷出手的等級。”
蕭儒玄這話一出,老皇帝的臉上笑容就收斂下去了,眾人都迷糊了,搞不懂這蕭儒玄是什麼意思。
一會站在蕭景明這邊,一會又莫名其妙的站在了二皇子的那邊,搞不懂這個蕭儒玄到底是什麼意思。
“太尉大人,您有什麼話不妨直說吧。”
“太尉大人,您究竟想要說什麼?”
一些人頓時忍不住了,開始催促蕭儒玄起來。
畢竟這些都是在明麵上擺著,蕭儒玄說的不就是剛才蕭景明的人和二皇子的,互相爭執的那些話嗎?
不過他們都知道蕭儒玄為人向來低調,不可能是為了說話而說話,他說話必定是有什麼主意要說出來的。
蕭儒玄被這多人催促,仍舊一點都不著急的說道:“皇上,微臣以為災民為重,封地雖然是祁王殿下的,可百姓卻是我們大夏朝廷的。所以微臣建議,由朝廷撥款賑災,但卻要用祁王殿下的個人稅收。可先由朝廷撥出賑災糧,之後再由祁王殿下把賑災糧給補上來,並且付出一些利息,如此不僅可以及時賑災,還能夠讓祁王殿下自己解決封地問題,算是祁王殿下跟朝廷借用的糧食,日後補上也不算是違背了禮製。”
蕭儒玄的意思很明確,讓朝廷出糧食,但是卻讓蕭景明被債務,讓蕭景明以後有錢了還上來。
說實話這個辦法很公道,也是目前來說最妥善的辦法,比蕭景明的人和二皇子的人說的都有理。
“彥兒,你怎麼看?”
老皇帝聽著蕭儒玄的意思,也知道這是最穩妥的辦法,但還是看向跟蕭景明詢問了一聲。
蕭景明拱手說道:“回稟父皇,兒臣認為蕭太尉的辦法很合理,兒臣願意接受。隻求父皇,盡快派遣賑災糧,挽救災民於水火之中。”
這麼做雖然蕭景明還是有點虧,可災情刻不容緩,蕭景明也不能為了在這裏爭奪利益就不顧百姓的死活了,所以這個辦法蕭景明願意接受。
蕭景明是願意接受了,但是二皇子的人卻不願意了,這不還是相當於朝廷拿錢,蕭景明去揚名嗎?
雖然說這筆賑災銀錢蕭景明以後要還上,還要帶著利息,可如今朝廷局勢瞬息萬變,誰知道幾年後還會變成什麼樣子?到時候蕭景明拿不拿錢都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