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盧溝橋上,我對弘暉侃侃而談,大講‘燕京八景’的起源來曆以及曆史變革,聽的這小惡魔眼睛裏一個勁的衝著我冒星星。嘻嘻~!終於有人欣賞我的博學了,雖然這個欣賞的人小了點,不過有毛不算禿不是嗎?哈哈~~~!暗爽啊~!
其實我會知道得如此祥細,並不是因為我接受過現代教育,而是來自與胤禛那館藏頗豐的書樓。最初我隻是想要多認識一些繁體字才會向胤禛借書看,到了後來我發現他的藏書種類涵蓋甚廣。天文的、地理的、傳記的、曆史的,無所不有。這一來二去,胤禛家的書樓倒成了他家除狗舍外,我去的最多的地方了。特別是最近我要出去逛北京,更是翻越了不少書籍,做了不少的準備。這不,就像今天,全都用上了。
“姑姑,你在那兒美什麼呢?快講啊!”
“哦,哦。”我從自我陶醉中清醒過來,“我說到那一景了?”
“就是眼前我們看到的這一景——盧溝曉月!”弘暉皺著小眉頭,滿臉的無奈,“唉~!真不知道你都在想什麼,竟然說著說著就走神了!”
“嘿嘿~!”我不好意思的抓抓辮子,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這永定河上的盧溝橋自古以來便交通要道。五百多年前,我族完顏氏建立大金王朝,與大宋分庭抗禮。當年金世宗下令建橋,曆時三年落成,當時命名為廣利橋。橋如長虹,十一拱卷門,四個華表,望柱上雕有大小石獅四百八十五個,形狀樣貌名不相同。從咱們京城到此地快則要二個多時辰,慢則要半天時間,所以這古人送別京門,多要打尖兒住宿,來日早行,雞鳴上路,尚是明月當空,大地似銀,這‘盧溝橋上月如霜’的美景便留在人們心裏了,於是‘曉月’的意境名傳遐邇,這便是盧溝曉月的來曆了。”
我不無賣弄的將前不久才從書上看來的東西講了出來,引得弘暉連連驚呼。
“哇,原來這橋是咱們滿人的先人所建啊!!!”弘暉驚呼道。
“當然啦,自豪吧~!”
“嗯,嗯!”弘暉不住地點頭,隨後有些奇怪地問我,“姑姑,你都是在哪兒知道這些的?”
“書上啊,這還用問?!”我用‘你是個小笨蛋’的眼神看了他一眼。
被我輕視,弘暉很不滿,他嘟起小嘴兒反駁起來,“我也有看書啊,可是書裏都沒講。”
“那些死板、正經的四書五經哪兒會講這些東西?!”
“那都是聖人的言傳身教,當然是正經!你看的那些才是閑書呢!”
“是,是,是,我看的都是閑書,行了吧?!”嘴上雖然承認,可這心卻不這麼認為,於是我訕笑一聲,問他,“可要沒我看這些閑書上的東西,大哥兒知道這盧溝曉月是怎麼來的嗎?”
“我……我回去問阿瑪也一樣知道!”
“四爺在家嗎?”
“……”
“哈哈~!”欺負小孩兒也挺好玩的,看他噘的高高的小嘴,都快可以掛個小油瓶了,“其實奴婢的意思是告訴大哥兒,讀書是很重要,同時出來看看外麵的世界一樣很重要。”
弘暉被我這麼一說,慢慢地放下他噘起的小嘴,有些悶悶地說道:“這是不行的,阿瑪說他回來之後就要送我到宮裏去進學了,我不能再出來玩了。”
這……難怪最近若初會如此縱容他與我一起瘋狂,原來這是失去自由前的最後放風時間……
唉~!可憐的孩子。我心裏一歎,蹲下身子將他攬住,輕聲地安慰,“大哥兒,你知道嗎?奴婢進宮之前,最大的願望就是用自己的雙腳丈量全中……全大清,看盡大清的美景。可是現在奴婢進宮了,這個願望變的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