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1)

傳說,突厥人的祖先是母狼與匈奴人的後裔,這隻草原上的狼,繼被漢朝趕走的匈奴之後,打敗奴役其的柔然,成為草原上新的霸主。

公元552年,突厥部落酋長阿史那土門大敗柔然,建立地域跨度空前的突厥汗國,自稱伊利可汗,從此開始了突厥長達兩百多年的征戰吞並最後覆亡的曆史。

公元582年,隋軍大敗阿波可汗,阿波投奔西部達頭可汗,達頭聯合阿波與沙略對立,雙方相互攻擊,於是突厥正式分裂為東西兩汗國。

公元611年,西突厥處羅可汗降隋入朝,國人立其叔父號射匱可汗,射匱開拓疆土,東至金山,西至西海。

公元632年,國人立咄陸可汗為主,咄陸遣使要求內附,願去可汗名號,唐皇太宗立咄陸為奚利邲咄陸可汗。

公元634年,咄陸可汗死,其弟沙缽羅咥利失可汗繼位,咥利失分西突厥為十部,每部舍酋長一名,號為十設,每設賜箭一支,又號為十箭。再分十箭為左右廂,每廂管五箭,左廂號五咄陸部,置五大啜,居碎葉川以東。

我們的故事就發生在碎葉川以東的某一處綠洲的邊緣,那裏胡楊以一種古怪的姿勢向天空刺去,而偶爾的駝鈴帶來珍貴的瓷器和奢華的絲綢,突厥與唐,維持著通商和友好,隻是駝鈴帶來的絲綢需要用牛羊和奴隸換得,更多的突厥人的血液像狼一樣的暴躁,他們更希望以一種更為直接的方式來獲得這些看一眼就要耀瞎眼睛的神奇絲織品。這種方式,叫做掠奪。

掠奪是狼的天性,也是突厥人骨子裏流淌的本性,掠奪對於他們來說,是上天賦予突厥人的能力,特別是對阿史那青利。

阿史那青利,咥利失可汗的一個侄子,五咄陸部的五箭之一,十部裏最年輕的族長,血管裏流淌著大汗相同的血液。

所以他的眼睛是藍色的,像草原上的藍天,幹淨的不帶一絲雜質,連大汗的眼睛都不能如此純粹。藍色對於突厥人來說,是一種高貴。因為那是一雙真正狼的眼睛。

公元634年,或者說貞觀七年,在飛沙走石的荒漠之中,一匹駿馬立地長嘯,馬背上的阿史那青利用那雙藍色的眼睛仰望天空,大叫,“蘇樺燁!”聲音傳百裏,可惜名字的主人在昏迷在馬背之上,如箭一樣,一路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