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黃雀羸了螳螂(2 / 2)

“其實,向省委彙報完陳子風的事情後,我也單獨向省領導彙報了東江目前的窘況,省領導覺得平川同誌年齡偏大了點,擔任常務副市長不是最妥當,而且省委組織部對他的考核評價不是很好,組織部建議我們另作推選,”席書禮停下來拿起杯子慢條斯理地喝了口水,“如果實在沒有合適人選,也不排除省委直接派人下來。”

黃克明先前那句突兀的話,一下跳入王鵬的腦中,原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啊。

果然,席書禮緊接著問:“你覺得克明怎麼樣?”不等王鵬回答,他又說,“克明是黨委副書記,政工經驗豐富,這個特殊時期充實到政府工作中,可以起到穩定隊伍的作用。再說,你與克明也是素有來往,相信在工作配合上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王鵬想說黃克明對政府工作毫無經驗,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他相信這話說與不說沒區別。

席書禮這個時候要推黃克明,自然已經和省委溝通過,並且取得了一定的共識。

另外,黃克明突然提宋*平川的用意已經不言自明,他本人早就知道了這個結果,王鵬說任何反對的話隻會成為倆人之間的一根刺,不但如此,席書禮也沒搞過政府工作,王鵬要是把這話說出來,席書禮同樣會覺得刺耳。

還有一層就是,現在看來,黃克明要幫薑朝平說話也好,席書禮主動提出保留薑朝平行政職務也罷,都隻不過是一種態度,一種需要王鵬作出相應回應的態度。

“克明政治立場一貫堅定,在東江也工作一段時間了,對東江的情況比較熟悉,又是省委重點培養的年輕後備幹部,確實比老宋更合適。”王鵬終於附和。

席書禮雙掌一拍桌子,笑著撐起身子,“那好,就這麼定了,回頭我們幾個書記再碰一下,就上會討論吧。省委對這個事情也很重視,薑部長再三叮囑我,抓緊報上去,不要再拖啦!”

王鵬悶悶不樂地離開市委辦公樓,他的腳步像灌了鉛一樣的沉。

薑朝平的位置是保住了,但相應的代價是宋*平川永遠失去了再進一步的機會,王鵬不知道宋*平川知道以後會怎麼想,但他不能不替宋*平川感到難過。

更重要的是,讓從未搞過政府工作的黃克明來當常務副市長,那究竟會是一個怎樣的局麵?

再不願意,工作還是要做。才回到辦公室,常劍就跟了進來,接著餘曉豐、紀凡先後來彙報工作……沉重的心情就在接連不斷的工作中,被強壓下去。

下午首先召開的書記辦公會,幾乎是席書禮的一言堂,會議十五鍾就結束,席書禮、王鵬、龍耀揚和黃克明直接去大會議室參加常委例會,席書禮在會上加了臨時議題。

他通報了省委組織部的考察意見,提名推薦黃克明兼任常務副市長,由於事先都通了氣,很順利就全票通過了,這是王鵬到東江五年來,經曆的、最順暢的一次人事討論。

在討論薑朝平的問題時,席書禮不再大談反腐反貪,而是反複強調:“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是黨的幹部政策的重要內容之一,毛主席都說要允許犯錯誤、允許改正錯誤,就不能對犯了錯的同誌一棍子打死,要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每個人都是在成長中成熟起來的,隻要不是屢教不改,就應當用組織寬大的胸懷原諒他們,存在決定意識嘛。

黃克明說:“其實,越是栽過跟頭的同誌越謹慎,越是犯過錯的同誌越不容易再犯同類錯誤,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吃一塹長一智。從辯證法的觀點來看,這就是事物的兩麵性,物及必反嘛,反倒是那些順風順水慣了的同誌,容易疏忽自身建設犯下大錯。薑朝平同誌就是過去太順了,才會放鬆自我約束,所幸他的問題發現的早,自糾態度也徹底,這樣的同誌,我們應該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讓他以後多為社會做貢獻!”

一正一副兩位書記都用哲學的角度來闡述給薑朝平改過機會的理由,讓端坐一旁始終一言不發的王鵬覺得有些滑稽。

孫冬臨在會議的最後突然自我檢討,說出現陳子蘭這件事,是他平時對委辦的同誌教育不夠,有領導責任。

隨後他又突然很不合適地在會上拋出一個問題:“對陳子蘭的調查已經結束了,我想問問,她接下去的工作怎麼安排?”

席書禮有點惱火地瞪了孫冬臨一眼,“這是委辦該討論的事情,就不要拿到常委會上來討論了,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吧!”

孫冬臨不陰不陽地接道:“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我才提出來,請各位常委一起討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