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對幹部換屆有個形象說法,“不跑不送,原地不動;隻跑不送,平級調動;又跑又送,提拔重用。”
薑朝平有一次與王鵬吃飯時就曾提到過,要王鵬去上麵跑跑,錢的方麵他可以讚助。王鵬當時雖心有感激,但也僅僅是感激,而不是認同,他的觀念內一直認為花錢已不僅僅是跑官,確切來說應該屬於買官了。
王鵬有這種認識還在於他這麼多年的官場經曆,他的每一次提拔升遷,都與金錢無關,無論是派係鬥爭需要他,還是他的工作才能被領導賞識,總之,都與錢無關。
所以,他一直都相信,提拔升遷這件事,並不是完全像民間組織部茶餘飯後描繪的那樣離譜,隻能說有這樣的腐敗例子,但不是全部。
但是,不花錢跑官,不代表他不去要官,尤其是經過冷冰那件事的影響,他清楚看到在他的身後已經站著一隊人,他們需要他一直往上爬,就是不能往下跌,否則一定會出現多米諾效應,使很多人在不情願的情況下淡出官場。
這種現象雖然讓他覺得有些悲哀,但身在其中,他又覺得自己像上足了發條的齒輪,在與相鄰輪子的不斷齧咬中,一圈圈地向前滾動,怎麼也停不下來。
就像他這次跟著潘榮芳進京,說是帶有一些公事目的,其實說到底,究其實質就是曲線要官。
無論是讓潘榮芳同意東江參加革命聖地行活動,還是陪潘榮芳見齊大海,又或者是與齊大海討論幹部換屆中暴露的問題,甚至是現在坐在薑華對麵大談東江的民營商業銀行改革,他的每一言每一行,都是圍繞著“提拔”這個目的去的。
他相信,無論是潘榮芳夫婦,還是齊大海,他們每一個人也都很清楚他的真實用意,隻不過,身處這個官場中,這幾位正直的領導幹部,更多考慮的是大局方向。官階越往上,能夠坐上去的人必然是越來越少,而一個省那麼多的廳級幹部,誰能跨上那一步高高的台階,能力、政績之外,自我推薦也必不可少,隻要王鵬的行為沒有違反他們的行為原則,並且主觀方向是正確的、有建樹的,他們也會選擇睜一眼閉一眼的方式。
薑華果真答應王鵬,她會考慮王鵬邀請她出席並演講的提議,使王鵬的這次京城之行又多了一個收獲。
歐陽暉是早些日子就答應王鵬,會出席參加東江的商業銀行改革論壇,王鵬下午到他那裏又詳細談了有關細節,並提到想邀請薑華出席的事,歐陽暉當場就說他也可以跟薑華提提這事。
但王鵬拜訪歐陽暉的主要目的,卻不是這個論壇,而是東江港北區一期碼頭落成典禮,他希望能邀請中央首長出席。
他這個想法並不是原來就有的,而是在來京城的火車上,得知年柏楊也進京,意識到必須為這場暗中的競爭加些重碼。
但他知道,邀請首長來東江不是一件小事,而是絕對的大事,事情一旦定下來,中央到省市各級都提前一個月就要做好準備工作,現在離七一隻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才提出這樣的請求,成功率可謂是低得不能再低。
盡管如此,他還是想試試。
歐陽暉聽了王鵬的想法後,沉吟了長久,才說:“不太好辦,但可以試試。”
王鵬想了想說,“老師,或許可以以能源港作為契機提這件事?經濟複蘇,能源港的重新啟動建設,省市兩級已經討論過多次,首長對這個項目一直都很關注,或許可以請他實地視察東江港北區的現況後,就能源港建設何時重啟給我們一些指示?”
“嗯,這個想法可行。”歐陽暉說,“那你等我消息。”
“我是不是跟省委彙報一下這件事?”王鵬沒有跟潘榮芳、江一山提過這件事,怕引起誤會。
歐陽暉想了想,還是搖搖手,“先不要說,等有眉目了再彙報吧,免得他們失望。”
從歐陽暉那裏出來,王鵬看還有些時間,就去商廈買了些東西,給賈伯濤打電話,說他在京城,想去看望李震川夫婦。
李慧已於一年前出國,王鵬現在每次來京還是照例去看望李震川夫婦,李家人對他也一直都親切有加。
王鵬原以為會在李家撞上年柏楊,但從他進去到離開,始終沒有遇上年柏楊。
李震川與王鵬的話題還是圍繞在工作上比較多,李震川雖然早已不擔任任何職務,但對工作仍保持著高度的熱情,尤其是對基層的情況問得很詳細,王鵬回答得也很有耐心,隻要李震川想知道的,他必定會仔細作答不讓老人失望。
從李家出來,王鵬接到東子的電話,才知道東子也在京城,由於要趕飛機,便約了在機場的咖啡吧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