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萬事興”的道理我們都明白,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仍然會時不時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無關痛癢的小事,與家人爭吵不休。生活中,我們總會看到一些因為跟父母吵架而負氣離家出走的孩子;也會看到因為鍋碗瓢盆的小事,而吵嘴甚至大打出手的夫妻;也有因一句話不和,使原本要談婚論嫁的戀人就此一拍兩散……
其實,當我們靜下心來想想便會發現,有些爭執,實在沒有必要,尤其為此而大動肝火,甚至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事情,就更不值得了。家和才能萬事興。一個家庭,隻有團結和睦,才能越過越美好,越過越幸福。
曾經有一個失足的小夥洋洋,由於年少輕狂,做了許多叛逆的事。洋洋的父母每日忙於工作,對洋洋的教育有些疏忽,管教方法也欠缺妥當,所以,無論大事小事,洋洋都不喜歡聽從父母的意見,還總喜歡跟父母“唱反調”,父母讓他往西,他偏要往東。多年來,洋洋與家人之間形成了很深的隔膜,雖然同住一個屋簷下,可是,洋洋與父母之間很少溝通。由於長久以來和父母之間發生的種種摩擦,使得洋洋對父母的感情異常冷漠。對此,洋洋的爸爸媽媽都傷心不已。
父母的嘮叨通常都是出於好心,是想要給孩子提個醒,但是,如果他們的方法不對,比如言辭過於激烈,就很容易讓處在青春期的孩子,變得更為叛逆。洋洋的父母,從來沒有考慮過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他們隻會在洋洋犯錯的時候指責他。所以,造成了他和家人之間這種難以化解的局麵。在這種不和諧的家庭氛圍裏,每個人都不會生活得輕鬆。洋洋無心學習,成績一落千裏。而洋洋的父母,每天憂心忡忡,工作漏洞百出,屢次被上級領導批評。
在這種情況下,洋洋的父母隻好找來了一位心理谘詢師,來為洋洋做輔導,希望打開洋洋的心結。後來,在心理谘詢師的細心開導下,洋洋終於把埋藏心中的話說給父母,洋洋的父母聽了孩子的話以後,認識到自己對孩子的疏漏。他們為自己少於對孩子關愛,而真誠的向孩子道歉。一家人坐在沙發上,進行了長達數個小時的溝通,這是多年不見的場景了。
自從長談之後,洋洋家裏的氣氛,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每天晚上,都能聽到從他們家裏傳出的歡聲笑語。而洋洋在學校裏,也跟以前截然不同了,他再不會像以前一樣經常分心走神,成績也逐步提高。洋洋的爸媽,再不會每天愁眉苦臉地上班,也不會因為分心而造成工作上失誤,被領導批評了。一家三口常常在晚飯後一起散步,他們不無感歎:原來家和才能萬事興啊!試想一下,如果家庭不和氣、不溫暖,那麼即使賺再多的錢,物質條件再豐富又有什麼樂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