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辛棄疾師徒二人脫離險境,連夜逃出濟南城。這一天來到河南境內。辛棄疾忽然想起樊成給他講的嶽飛牛頭山救駕的故事,牛頭山不就是在河南境內嗎?想到這裏辛棄疾對樊成說道:“老師,既然我們到了這裏,我想去牛頭山,看看當年嶽元帥大破金兵的舊址,不知老師可否願意與我同去?”樊成聽完眼睛轉了幾轉,點頭道:“牛頭山離此五十幾裏路程,當年牛頭山那一仗為師也參加了,想起來真是驚心動魄,當年嶽元帥用兵如神指揮得當。最終我們取得了勝利,不過很多戰友在那場戰爭中犧牲了,想起他們為師就很是痛心,你要去就自己去吧,為師不想再重遊傷心之地。”說著眼角不免有些濕潤。
第二天,辛棄疾辭別老師按照老師告訴的路線向牛頭山進發。五十幾裏路轉眼就到,麵前一座大山攔路。辛棄疾舉目往山頂觀瞧。整個山頂的形狀就好像,一頭回頭觀望的老牛牛頭山就是因此得名,辛棄疾一看牛頭山群山環抱,山連山嶺連嶺,山巒起伏連綿不絕,方圓不下幾百裏。一條蜿蜒小路直通山頂。辛棄疾心情非常激動,沿著蜿蜒小路開始登山。費了半天的功夫這才登上山頂,辛棄疾一看山頂上當年嶽家軍修建的防禦工事還殘留不少古跡。犬牙相交縱橫交錯。辛棄疾沿著防禦工事繼續向裏走去,也不知又向裏走出多遠,前麵忽然視野開闊,出現一片麵積非常寬闊的空地,足可以容納幾萬人。看來好像是經過人工修整,辛棄疾猜想這片空地可能是當年嶽家軍,在此操練的教軍場。教場南麵有一座高台足有兩丈來高。看來是嶽飛當年的指揮帥台。麵對高台辛棄疾遐想當年嶽飛手持令旗,在台上指揮千軍萬馬,英姿勃勃的豪情氣勢。不禁雙目出神,呆呆發愣。過了好一會兒這才回過神來。繼續向裏走去,他邊看邊走,中午時分來到群山深處,前麵忽然出現一所山神廟,這所山神廟規模不大,但卻建築非常別致。匾額上寫三個大字“嶽王廟”辛棄疾伸手推開廟門,邁步進院。院中坐南向北有一所正殿,辛棄疾推開殿門邁步入內。就見大殿正中供奉著三尊神像,正當中一人頭頂帥字盔,身穿黃金連環甲手中一條亮銀盤龍槍拄在地上,腰間佩戴三尺龍泉劍。雙目微閉表情不怒自威。左麵神像是一位二十左右歲的少年將軍,一身便裝,麵白如玉五官英俊,手拿一對八棱紫金錘。右麵也是一位少年將軍,銀盔銀甲素征袍。手提一杆虎頭簪金槍,威風凜凜。辛棄疾一看三座神像,認識是嶽飛,跟他的兒子嶽雲,女婿張憲。因為嶽飛的畫像辛棄疾在樊成那裏見過,所以認識。
辛棄疾一看是嶽飛的神像,急忙倒身下拜,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響頭。這才站起身形,向四下打量,就見殿內清潔整齊,供桌之上也是一塵不染。辛棄疾明白是有人經常來打掃,收拾。就在此時辛棄疾忽然發現,大殿左麵的牆上有人題詞一首,辛棄疾走近觀看,是一首滿江紅,並且注明作者是嶽飛。當時嶽飛的詩詞大宋朝廷嚴禁傳閱,所以很少有人看到。不知是誰將嶽飛的詩詞題在牆上。辛棄疾見是嶽飛的詩詞,非常高興。用心的仔細閱讀。詞文是
嶽飛
滿江紅
“怒發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當辛棄疾讀完嶽飛的這首滿江紅,就覺得熱血沸騰,內心有一種,想要挺槍躍馬縱橫殺敵的衝動。當即從腰間抽出三環套月亮銀槍,用槍尖在嶽飛這首詞下麵的牆上題詩一首:“嶽王頌”詩文是:“忠肝義膽照河山,胸藏華夏錦繡篇。掃蕩蠻夷驅敵寇,挺槍躍馬定中原,壯誌未酬忠魂去,精忠報國美名傳。”詩文寫完辛棄疾反複誦讀,感到比較滿意。就在這時,忽然廟外傳來腳步聲,腳步聲由遠而近。辛棄疾仔細辨別,好像來的不止一人。聽腳步聲足有七八人的樣子。辛棄疾由於敵友難辨,不知來的是什麼人,怕被別人發現,四下打量並無藏身之處。急中生智,縱身躍上神台,躲在三尊神像背後,由於神像非常高大,正巧能遮住辛棄疾的身體。就在此時廟門被人推開,七八個人魚貫而入。辛棄疾從三尊神像的縫隙中偷偷觀瞧。就見進來的共是八個人,清一色的金人武士打扮,但是看相貌卻是中原人。八個人手中各提一條鉤鐮槍。步履矯健,看得出來武功修為極高。
就見這八個人來到廟中,席地而坐。為首一人開口說話:“弟兄們,金主完顏亮萬歲,不知從哪裏得到消息,說是嶽飛的嶽王遺書兵法三十六篇,就藏在牛頭山中,派我們來此尋找,可是牛頭山那麼大,小小一本藏書到哪裏去找啊?”又一人道:“大哥金主待我們不薄,現在正是我們出力回報的時候。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應該盡力去辦。”又一人道:“三哥說的是,不知是誰修的這所嶽王廟,不知嶽王遺書在不在這廟中,我看我們應該仔細搜一下。”為首之人道:“八弟說的極是,既然是嶽王廟我們就應該搜一下,也許兵書就藏在廟中。”說完八個人一起起身,動手在廟中各個角落搜尋起來。他們到處搜遍,也沒有任何發現。其中一人道:“都搜遍了什麼也沒有。看來沒希望來。”說到這裏他突然看到辛棄疾藏身的三尊神像。大聲道:“弟兄們不知兵書有沒有藏在神像裏麵,我們不如砸毀神像看一下。”聽他一說眾人齊聲附和。辛棄疾一聽他們要拆毀神像,心中既緊張有氣憤。心中暗想:“你們身為漢人,卻替金人賣命。嶽元帥是我們的民族英雄,也是我最敬仰的人,我拚著一死也不會讓你們拆毀他的神像。”想到這裏一股英雄豪情油然而生。此時已經有人來到神像跟前準備動手了。辛棄疾忽然急中生智。心想:“我何不借嶽王爺的名頭嚇嚇他們”心中默念:“嶽王爺為了保住你的金身不被拆毀,隻有冒犯你老了。”想到這裏辛棄疾大喝一聲:“哪裏來的狂徒,敢來拆我金身。看嶽飛要你們的狗命。”殿內的八個人,做夢也沒想到殿內還藏著人,聽到喊聲還真以為是嶽飛顯聖。嚇得八個人齊聲驚叫,各閃身形縱出殿外。神像後麵的辛棄疾暗自好笑。心想:“嶽王的名頭還真能鎮住金狗。他們沒見到人就嚇跑了。”就在此時忽聽廟外有人喊話:“什麼人在廟內裝神弄鬼,再不出來我們要放火燒廟了。”原來八個人並沒跑遠,他們跑到廟外,穩住心神,仔細一想,人死哪有顯聖之說。一定是有人裝神弄鬼。所以他們又回到廟前,但是誰也不敢冒險進廟,所以想了個辦法要放火燒廟。辛棄疾一聽他們要放火,心中著急知道再也藏不住了。穩了穩心神,縱身跳下神台。打開廟門縱身跳到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