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逼格漸高的佩加索斯(1 / 2)

佩加索斯號上的科學家團隊已經檢測過了他們從致遠星地表救過來數上千名人類的基因序列,並且也確實從這些人身上發現了一些和探險隊的隊員們這些“正常人類”不太一樣的隱性基因序列和其他一些基因改造痕跡。

雖然理論上來說,探險隊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把這種相當於基因鑰匙的先行者基因序列加在自己的隊員的DNA鏈條內或者幹脆讓身上的納米服去模擬同樣的效果,起到偽裝作用。

但是前者需要很長的時間,畢竟人體的安全代謝速度是有限的,這也意味著安全替換哪怕是全身中一小部分基因鏈條也是很費時的,後者則偽裝效果不確定是否可靠。

沒有人能確定先行者的遺跡裏檢測DNA和RNA的方式到底是怎樣的,因此還是帶著一批真正的“複歸者”去探索先行者遺跡比較保險。起碼不會一靠近遺跡就遭到自動防衛係統的攻擊。

在離開Noble6號後,沈超一路直接到達佩加索斯號的球形艦橋,這是上次改裝後的改變。原版的佩加索斯號上那個棱角分明的傳統艦橋已經消失不見,現在的艦橋看起來就像是個透明的球形駕駛艙。

整個艦橋的艙室內都貼滿了貼膜式顯示屏,通過船體外的大量傳感器,完美的還原了船體外麵的繁星和閃亮的銀河。其中很多星體上還有各色的HUD圖標標注。

當然了,在這個可選是否帶有重力的劍橋裏,艦橋內還是需要一些能放置設備和供人落腳辦公的地方。兩個透明的可全角度轉向的圓盤承擔起了這個工作。

其中上方的透明圓盤較小,從位置上來說明顯非常靠近劍橋後方的圓形出艙口,進入艦橋後隻需往前走幾步就能到達艦長的控製台。這一層由於功能單一,隻是供艦長和少數高級軍官使用,所以圓盤的直徑很小,自身的直徑隻有8米左右。

下方的圓盤直徑則大得多,因為要安置駕駛、火控、通訊等小組,這層的圓盤和球形艦橋的直徑等同,都是25米,由於位於上方的圓盤下方3米左右,所以需要通過樓梯才能上到上一層圓盤乃至離開球形艦橋。

由於直徑等同與球形艦橋,所以下方的透明圓盤正好置於球形艦橋的中軸麵上,靠著質量效應技術維持著整個雙層結構的穩定並將整個球體內部分成上下對等的兩半。

這種全景式艦橋的布置和顯示模式相當於把整個艦橋都變成了全景式的球形戰鬥全息圖,極大的提高了戰鬥和操作數據的直觀性和時效性。

裏麵的人不管是駕駛員,火控技術官還是艦長都能通過球麵內的貼膜顯示器直觀地看到外界信息和自己的工作成果,以及其他單位的協調信息。讓艦船操控和戰鬥指揮都變得容易了很多。

雖然各種數據都會直觀的顯示在球麵內的貼膜顯示器上。但是其中最顯眼的一個HUD大圖標無疑顯示在全景式球形艦橋的最前方的那個HUD。那是佩加索斯號船頭的指向,也是6門主炮的射界,因此HUD圖標非常密集。

此時,佩加索斯號的艦橋上比較忙碌,一條條返航的穿梭機的航線和幾十個天文單位外的一大堆浮標傳回來的信息都顯示在球麵內,站在上層圓盤的戴米恩正注視著這些繁雜的圖標,不時發出指令。

:“你這裏怎麼樣,有什麼有趣的事情麼?”沈超走過來和他並肩而立,隨口問道這裏的情況。

:“和你比麼,我這裏已經無聊的要死了!而且,就像我之前說的一樣,我們需要靠近些觀察戰場,現在這個距離,交戰雙方固然發現不了我們,可是我們也基本看不清一會兒的大戰場景。”

戴米恩看到沈超風塵仆仆的回來,就知道對方肯定是又在致遠星地表有了新的斬獲。可憐他這個艦隊指揮隻能天天站在艦橋裏看著其他隊友包攬所有的“有趣”的活兒。

:“現在靠近戰場可以,但是必須距離致遠星一個天文單位外。”沈超想了想同意了戴米恩的建議,後者隨後下達了艦隊前行的命令。之所以要限製一個天文單位的距離是因為他們根據這幾天的偵查發現雙方的主要活動都集中在致遠星附近的一小塊兒區域。

:“哦,對了,這個位麵的候選人挑得怎麼樣了,我聽說那個6號和士官長都很有料。怎麼樣,6號能短期內入隊麼?”在慢速航向戰場的過程中,戴米恩問了問最新的招募計劃進展的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