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人口再積累(1 / 2)

在市長的指揮下,人們慢慢的離開廣場,沒有自己車的人在機器人的協助組織下帶著行李坐上了大巴車,有車一族也在引導下把自己的車開到指定位置,等待出發。

這種組織一直持續了兩個半小時,直到明媚的陽光照射的大地慢慢發燙,車隊才終於被組織好。。從這裏也可以看到普通人和軍隊之間的組織度差異有多大。換成是軍隊的話,車隊早就出發了……

早上九點,在安排好接近10萬的開發者以及他們的車輛在車隊中的次序後,長長的車隊終於可以出發了。在一陣雜亂發動機轟鳴聲中,車隊最前方的幾百輛車啟動了引擎。

這是一個由超過4千輛各類型汽車組成的超大車隊,所以必須分批準備,分批離開。最前方的幾百輛車屬於車隊中的“第一梯隊”。其中既有軍車也有大量的民用車。

而第一梯隊的最前防是兩輛錘頭戰車,這兩輛裝甲車會負責在路上清理路障和一切其他的可能障礙,所以最早出發。一接到命名,這兩輛戰車就高速使出車隊,順著公路一馬當先的前去。

緊隨它們其後的是一支超過20輛裝甲類車輛組成的軍車車隊。作為先鋒,這支車隊裏裝備的都是重裝甲車輛,比如MIA2主戰坦克和斯崔克戰車一類的。

各些重裝甲車輛全部來自危機前中東地區的數十個美軍基地。過去的幾個月裏,有一支工兵部隊一直在幹這個活兒。

他們在沈超的指揮下乘坐穿梭機趕往一個又一個被遺棄的軍事基地,從那些軍事基地裏獲取了數以百計的坦克、裝甲車、悍馬車和大量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

這些載具在經過他們的檢查和檢修之後大部分都恢複了戰鬥力,然後用貨船運回來,交付給他們缺乏載具的後方軍隊使用。暫時實現了所有陸戰隊的機械化。

雖然論戰鬥力,至少要十幾輛裝甲車才能勉強趕上一輛錘頭戰車,直升機什麼的更是來多少都不太可能威脅到一架穿梭機。

但是從實際應用的角度上來看,這些載具還是很有用的,最起碼解決了他們基本的軍事單位運力不足的問題。

反正他們現在在全球都沒有值得一提的對手,載具什麼的隻要能暫時滿足軍隊目前的作戰需要就行,全麵升級星際時代載具什麼的可以等以後占領位麵後慢慢來。

回到出發地點,裝甲車隊也出發後,緊跟在他們後麵的就是數百輛民用車了,其中有二十幾輛都是空調大巴車,都是沈超之前命令軍隊從這個位麵的****境內搞到的。

沒辦法,誰讓在這個位麵,****照樣是世界最大工業區所在地內。民用載具數量多,保存完好的也最多,而且生產維護標準統一,配件好找……

出於這些個條件的綜合考慮,現在他們收集到的戰略物資裏有很多都是來自於這個位麵的****。

不僅是民用車輛,還有各種軍用載具和設施,隻不過那些設備修好後沒有立即運過來,而是暫時封存,等待下一步的軍事行動時才會使用。

除去這些能裝很多人的大巴車,民用車隊中數量最多的還是各種油耗和載重性價比高的小皮卡。這些小皮卡裏很多也是MADE IN CHINA,座位上和後車廂裏都坐滿了了,或者放滿了行李。

這些小皮卡和沈超他們就沒有什麼關係了,這些載具是本地人很早就裝備的。在他們迪拜安全區建立之前的混亂時期,類似的武裝小皮卡是很多聚落的“主戰武器”。

之前分散各地的幸存者在遇到變異人和敵對人類都是靠這種油耗合理的戰鬥載具作為主支援火力和逃跑工具來用。

人們在危機期間紛紛給自己的皮卡車上裝上過各種各樣的武器。輕機槍、重機槍、榴彈發射器這樣的常規改裝就不用說了。

手上裝備好些,彈藥足些的聚落還會將喜聞樂見的RPG和107毫米火箭發射器裝上車體。這些改裝過的小皮卡火力直追輕型軍用車輛,幫助很多人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不過如今,這些個曾經代表生存和戰鬥的皮卡上已經看不出這種情況了,出發的市民們雖然也隨身攜帶了不少用於自衛的輕武器,但是車上的輕重機槍什麼的早就在進入安全區時按照市區內安全條例的要求拆卸掉了。

在前方的裝甲車一全部出發之後,第一梯隊的這些民用車輛也跟著車載無線電裏傳出的指揮聲一列列的相繼跟上,保持著安全距離行使。

光是第一梯隊的車輛全部駛上路就用了接近10分鍾,隨後是第二梯隊的車輛相繼啟動發動機,他們在第一隊車隊幾乎消失在地平線上後才啟程,同樣是一隊裝甲車打頭陣,幾百輛民用車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