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試開發(2 / 2)

為此,沈超在批量的重建隊伍組建後不久就讓市政府停下目前零星進行的各控製地區重建任務,集中力量,組織安全區內所有的適齡人員重新學習重建技能。

為了完成他的這個命令,市政府內的幾十個行政辦事員像是狗一樣忙前忙後的策劃了安排了好幾天。

他們先是清點了安全區內所有11至50歲之間的適齡人口,結果發現這個年齡段的人口占到了整個安全區內人口總數的90%。

這些人也是目前安全區內重建的主力,在之前市政府的組織下,他們已經清理了附近6個城市的廢墟,恢複了那些城市的水電供應。

其中幾百人還在負責迪拜市的各個公共服務係統的保養。想要全部組織起來就必須停下很多項目。

基於這個原因,他們很快的停掉了之前在安全區內展開的幾乎全部政府外包的勞務,並調整每月救助資金發放的比例,通過優惠政策和上街宣傳引導人們去跟著重建隊伍學習技能。

他們的組織能力在之前的3個月裏已經鍛煉了出來,很快就讓所有幸存者得知了要開辟第一個農業帶。並且會對前去開發的人提供技能培訓的消息。

凡是通過農業或者基本技工類培訓的人都可以參與進官方組織的開發計劃,獲得一塊兒自己可以開發的土地。

沈超更是適時地利用自己最高軍事長官的權利(迪拜安全區目前處於名義上的軍管中,軍事首長的管理權超過政府機構),簽發了一條名叫《世界重建與開發基本法》的法律文本。

這份在未來會變得非常著名並在多個位麵實行的法律規定,願意跟著出去擴荒的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圈地,想圈多大就可以圈多大。

圈到的農業用地隻要能保證前三年的有效開發(糧食產量達到一定程度),就會擁有100年的土地使用權。

圈到的建築也不管是茅草屋還是皇宮,在沒有產權人的情況下,隻要你住進去的頭一年能保證90%的時間都居住在裏麵,這個建築也會自動劃歸所有權。

而且幸存者們想要組隊還是個人前去都是隨意。隻要你有能力開發,完全可以脫離官方組織的開發點,在其他未開發地區圈出個小國的麵積都沒問題。

這個政策讓不少已經習慣生活在迪拜市內的幸存者都動起了小心思,經過過去兩年多的生活,土地的重要性所有在外打拚過的幸存者都知道。

有了土地和糧食就意味著權利,可以組建自己的私人武裝,可以擴大領地,可以……總之有了自己的私產領地絕對是好事。

想到這裏,甚至有些沒經曆過太多苦的年輕人腦子裏甚至產生了類似於在一個地區做土皇帝的不切實際的夢想,也不管自己以前幹沒幹過農活,統統跑過來報名。

也不光是頭腦發熱的年輕人,很多曆經滄桑的幸存者也都紛紛報名,當然不是為了什麼當土皇帝的白日夢,而是為了恢複穩定的生活。

迪拜的安全區內雖然絕對安全,絕對餓不死,但是想要靠著這裏政府的救濟和工作致富也是不可能的。

有人可能會奇怪,沈超怎麼可能會允許土皇帝這種東西的出現,他難道看不出其中的弊端麼,腦子生鏽了?

當然不是?,雖然現在這個位麵的人口非常的少,看起來可以開發的空間非常多。也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潛在敵人。

但是在未來,隨著議會的發展,這裏絕對會變成一個比主位麵更加擁擠的星球。土地資源可是很珍貴的。

就算不考慮這個,土皇帝,國中國這種影響他們未來遙控統治靈敏度的東西也絕不能允許其存在。所以,沈超簽署的這份法律文件中其實是暗藏陷阱的。

陷阱之一就是土地的“有效開發”的定義,在這份法律文件中,有效開發的定義是達到所有官方組織的農業開發帶的平均產量。

而官方組織的開發會有多高的產量?這就是問題所在了。仔細閱讀文件的話,有經驗的政客或者律師加上不少來人都會發現其中的問題的,但是頭腦發熱的年輕人是看不出來的。

多數幸存者看到這份文件後隻看到了發財或者發展的機會,所以,報名人數激增,5萬、6萬、7萬……,報名者越來越多,一個星期之後就突破了10萬人大關。(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