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創業不易,守成更難:精打細算財產(3)(1 / 2)

八佰伴主要依靠債務開展經營,通過龐大的營業額及現金周轉支持生存。從1995年開始,八佰伴在不斷流出資金加大投資力度的同時,各投資企業居高不下的成本使集團年報上顯示出財政危機。在宣布申請破產保護的18天之前,八佰伴日本公司公布了其上一年度的財政狀況,結果顯示:虧損51.1億日元。而在已公布的八佰伴負債表中,包括437億日元的銀行負債,374億日元的可兌換債券,以及該公司為其他公司所做490億日元的債務保證。

這些投資的攤子鋪得特別大,而進行投資的錢都是從銀行貸的款。可是,經濟形勢的劇變就像是七八月的天,變化莫測,讓人難以把握,不久,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八佰伴公司在東南亞的投資頓時就像投進了無底洞,再也收不回來了,而此時,又到了銀行的還貸期限。萬般無奈之下,日本八佰伴隻得宣布破產。

八佰伴公司的失敗主要是投資的失敗,而導致投資失敗酌主要原因又是投資資金上的失誤。一般來說,私營公司在投資過程中,要避免資金使用失誤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和金融界建立良好的關係。

外部資金是私營公司投資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條件,隻有稠到金融界的支持,私營公司在投資過程中才能處於主動。

②負債要適度。

當自有資金不夠時,就要負債,適當的負債能保證公司正常的投資,但如果負債過多,就會給公司增加壓力。

③投入資金的使用要計劃好。在投資過程中要注意節約不能鋪張浪費,以免錢不夠花。

6.謹慎選擇合夥人,齊心協力是關鍵

私營公司在投資時如果是與人合夥投資,就麵臨著合夥人的選擇問題;如果合夥人選擇不當,同樣會導致投資的失誤。

一般來說,因為合夥人的選擇不當導致失敗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合夥人一開始就是為了騙人。

②合夥期間各打各的主意,沒有真誠合作的願望。合夥人之間意見不統一,各行其事,遇事沒有大局觀念,甚至一有利益就往個人懷裏扒。一般來說,這樣的合夥會給雙方造成損失,從而使投資出現失誤,甚至導致合夥公司徹底失敗。

③合夥人之間反目為仇,分道揚鑣。當合夥人之間因為各種原因反目為仇時,會給合夥雙方帶來巨大的損失。有的合作雙方起初在合作時相處非常融洽,但隨著合作過程的展開,事業的不斷發展,就會出現一些矛盾,某些矛盾會被激化,直至嚴重阻礙到合作。不管是出自於哪一方的原因,這種情況的發生一旦造成合作者之間反目成仇後,都會給雙方帶來損失。這種情況對合夥人雙方的危害最大。

在我國市場經濟大潮中崛起的帝王酒,於1996年、1997年短短的兩年時間便在中國酒類市場上異軍突起,大紅大紫,年銷售額由500萬元猛增至5億元,成為商海中升起的一顆新星,令人瞠目,令人興奮。兩年後,帝王酒偃旗息鼓,幾近消逝。其原因就是合夥人之間鬧矛盾。

1995年春節,某糖酒公司總經理林衛平在一次經濟工作會議上與帝王酒廠的張科相識,兩人一見如故。酒桌上,訂下合作協議,共同投資成立帝王酒業有限公司,林衛平任董事長、總經理,張科任副總經理。公司的任務是銷售帝王係列酒,酒廠則按公司的要求組織生產,酒以出廠價交公司,贏虧各半。

公司成立之後,林衛平請來策劃專家,提出了一年打品牌,兩年拓市場,三年見成效的目標,大刀闊斧地砍了三板,產品定位——最高級;從酒到酒瓶、酒盒都達到頂極;專家製酒——請出中國名酒協會、中國白酒鑒定委員會專家做技術總監;廣告轟炸——投入1000萬元到中央電視台打廣告,廣告語為“帝王風範,極品至尊”。

“帝王”本身具有極大的隱性市場價值、極高的商品味和極厚的文化底蘊,經林衛平這樣一包裝,使它長期被淹沒的無形資產一下子得以開發、延長和提升。當年的業務額就達1億多元,業績直逼“秦池”。

正應了那句俗語:“合久必分”,帝王酒業有限公司出了效益,而且比預計的多好幾倍,大家心裏便打上了自己的小算盤。以林衛平為首的公司派想借此機會把戰略重點轉到省城並進一步將產品做成名牌。而張科及縣裏的領導想逐步擺脫公司的控製,他們甚至認為當初他們自己就能做好帝王酒,根本就不應該請別人來合作,於是帝王酒業有限公司就開始出現了一個公司、兩個管理集團、兩種銷售方式,甚至同一種酒走在市場上會出現兩種價格。

這時,在帝王酒業有限公司內訌時,其他競爭對手開始崛起,甚至有一些不法分子的假冒產品出現,於是帝王酒業有限公司在內訌中消失了。雙方的投資都受到巨大的損失。

從帝王酒失敗的例子可看出,合夥投資事關以後公司的成與敗。麵對合夥出現矛盾時,如何走出困局,反敗為勝呢?

首先,要真誠合作,出現矛盾相互多進行溝通,使對方也明白合作贏、分則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