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開拓生態種植新思路,茶商發明花草殺蟲法(2 / 3)

曙光初現,研究成果接踵而至。陳光輝進一步研究發現,在茶園中,茶樹的病蟲害有一百多種,常見的雖有三十多種,但不可能同時種上這麼多種植物,因為有些植物病蟲害也會交叉發生。但生物特性規律告訴他,大多數病蟲害天敵與蜂類有關,如茶尺蠖的天敵有螞蟻、絨繭蜂、瘦姬蜂,茶蛾天敵有繭蜂、蟻形蜂,茶毛蟲天敵有絨繭蜂,長白蚧天敵有姬小蜂……而蜂類有色盲的特性,對白花分辨能力超強,因此,在茶園中種植多花高產的大花量白花木槿,定能吸引大量蜂類。木槿花期6~10月正是茶樹病蟲害高峰期,天天開花鮮花鮮蜜必然吸引大量蜂類蟻類等茶樹蟲害的天敵,“集團衝鋒”來無償滅殺蟲害。此外,木槿還能吸收Cl2、SO2等有害氣體以及很強的滯塵作用,中國民間至今還保存著木槿花作綠籬習慣。眾所周知,木槿花也是鮮花蔬菜,現在日本、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人們已經開始流行食用鮮花,產業市場前景遠大。

陳光輝還從山東臨沂引進了薔薇科管兆國木瓜,是種難得的木本糧食植物,雖然不同於南方熱帶可生吃的木瓜,但這種木瓜是經多次嫁接後選優選良的優質品種,套種進茶園一畝五十株,一株產量五十多斤,市售價格每斤兩元,收益比茶葉高好幾倍。木瓜春天的花香、夏秋的果香被春茶、夏茶、秋茶吸附,大大提高茶葉香氣,增加茶葉茶多酚、氨基酸含量,使產出的茶葉具有有木瓜木槿花香、野菜香複合型香味。木瓜上麵寄生的蟎蟲、螵蟲又是茶樹蟲害茶橙癭蟎的天敵。而且這種個頭大、汁液多的木瓜可深加工為飲料,提取木瓜蛋白酶後供給醫療衛生和食品加工企業,深加工後其附加值提高5倍。如按照1萬畝立體茶園每年產鮮木瓜1.5萬噸計算,生態化提取木瓜蛋白酶、果酸物質以及加工1.5萬瓶木瓜飲料後的木瓜渣有3000噸,一部分可免費給農民喂豬,農民又將豬糞免費給公司,通過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和轉化回到茶園,而壓榨完茶油後的山茶粕、剩餘的木瓜渣也是具有一定殺菌功效的天然鋪底有機肥,在這個龐大的產業生態循環鏈條中,農民幾乎不花錢買化肥、買農藥,也不花錢買飼料……茶園裏還可適度栽種從美國引進的高大植物西洋紅梨,紅梨是高端水果,市售價格每斤50元,口感醇厚果品有濃鬱香蕉味,可幫助茶樹適度遮蔭。茶園四周還可種植桂花樹與紅葉石楠,前者花可製酒提取精油,後者可提供葉類飼料,兩者同時具有儲水、保水、為茶樹適度遮蔭提供香氣,大樹陰植被下四季冷熱交換形成水霧水汽水珠,獨特的雲霧繚繞小氣候浸潤茶葉嫩芽,提高茶葉品質。在高大植物底下可種植有生物固氮功能的三葉草,茶園四邊每隔兩米還可種植除蟲菊,除蟲菊是很好的殺蟲植物,具有觸殺胃殺功能,秋季其花瓣甚至可以埋入土後殺死蟲卵和蛹,還為茶樹入冬保溫提供植物保護。

多維模式星火燎原

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多年摸索和無數次篩選,到2008年,陳光輝耗費三千多萬資金投入,從物種中反複篩選出6~7種植物,多維模式終於新鮮出爐:在茶園中按照高低配置,在茶行間種植管兆國木瓜,茶樹兩側的空地上種植明日葉、救心草,在明日葉、救心草每兩米距離之間環繞立體種植一株除蟲菊,在茶園外圍種植多花高稈桂花樹,在桂花樹旁邊或者茶園中種植大花量重瓣木槿和美國紅梨,在每棵木瓜和桂花樹下各種植一平方米的三葉草,這種栽培模式在茶園裏實現喬灌草相結合,深根係、淺根係相結合,地表、地上、地下相結合,落葉樹與常綠樹相結合,以植物幫助茶樹殺蟲、引蟲吃蟲,實現了利用植物來管理茶園。陳光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多維模式產出的茶葉市價比普通茶葉高出20%,加上明日葉、木瓜、三葉草等的銷售收入,再加上節約的農藥、化肥開銷,每畝茶園可增收萬元左右。而且,多維茶園種植出的茶葉等係列農產品,通過質檢完全符合歐盟標準,徹底顛覆了傳統的“有機”概念,售價才兩三百元一斤,是老百姓喝得起的名優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