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女性不孕(十一)(2 / 3)

(方名)玉紅宮‘藤油

(處方)紫草根9克,黃柏、生大黃各15克,芝麻油150克。

(製法)先將前3種藥物放入麻油中浸泡半天,再倒入小鍋中炸枯去渣,待藥油溫後裝瓶備用1同時用消毒脫脂藥棉做如荸薺大小之棉球10個,並以消毒棉線紮好,分別將棉球放入藥油中浸泡1日後備用。

(用法)每晚臨睡時取藥棉球1個,塞入陰道深部宮頸處,留長線在外,並用消毒藥棉堵住陰道口,以月經帶護之就寢,翌晨拉出藥棉球。

(療效)治療宮頸廉爛卯例,治愈扣例,好轉50例。

(資料來源)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89,10按:宮頸廉爛屬中醫婦科帶下病的範疇。多因經行產後,胞脈空虛或因手術所傷,濕毒之邪乘虛而入,損傷衝任之脈,以致蘊而生熱,穢濁下流。玉紅宮糜油直接作用於創麵,方中紫草清熱解毒,收濕斂瘡,生肌長肉為主,輔以黃柏、生大黃清熱燥濕,解毒消腫,活血祛瘀,減少滲出;同時麻油又有潤膚生磯,保護創麵促進愈合之功。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祛濕消腫,斂瘡生肌之效,故療效顯著。(方名)錫類散(處方)市售錫類散。

(用法)於月經幹淨後3日用藥,每日1次,每次錫類散1管,10次為1療程。先用1:5000高錳酸鉀液衝洗陰道,然後將帶線棉球放入高錳酸鉀液內浸濕,蘸錫類散藥物緊敷宮頸糜爛處。

(療效)經治療宮頸廉爛21例,治愈20例,好轉1例。

(資料來源)遼寧中醫雜誌,1983,3。(方名)宮頸炎丸。

不育症

(處方)乳香9.9克,雄黃13.2克,硼酸1.2克,血竭5克,沒藥9克,冰片1.05克,確砂1.05克,紅丹46.5克,蛇床子4,2克,麝香1,2克,茶10,8克,鍾季[石13.2克,明釩60.4克。(製法)自製成每丸重\7-0.9克的丸劑。(用法)宮頸上藥,每15日深部上藥一次,每次1丸,30日為一個療程。

(療效)經治153例,治愈112例,有效37例。(資料來源)四川中醫,1987,116(方名)小烙鐵

(製法)1紫草油膏:將中藥紫草油、白蘚皮、白芨、兒茶、烏梅分別研成細麵,過100目後,依次按2:2:2:1:015的比例混勻,經紫外線消毒,用香油調勻後,加少量冰片備用。

二小烙鐵:將製成各種形狀的紫銅塊鉚接在長28-30厘米的自行車輻條一端。

(用法)患者月經幹淨一周之內,常規婦科檢查,無宮頸局部充血、膿性分泌物、陰道炎者,可應用小烙鐵治療。方法是:用窺陰器撐開陰道暴露宮頸後,用幹棉球拭淨陰道及宮頸分泌物,確定糜爛麵積及病變程度;將小烙鐵在酒精燈上燒紅,自宮頸下唇開始灼烙,逐漸向外移動,直至糜爛邊緣,然後再灼烙上唇。糜爛麵一般在宮頸外口處較嚴重,故在該處灼烙時間要長些,壓力要大些;漸向外周,則壓力漸輕,時間漸短。

單純型糜爛柱狀上皮增生較輕,故灼烙要淺,壓力要輕,時間要短;灼烙後局部呈黃色焦痂為宜。乳突型、混合型糜爛柱狀上皮增生較重,伴有肥大和囊泡,故灼烙要深,壓力要大,時間要長,將囊泡徹底破壞;灼烙後局部呈黑褐色焦痂。無論哪一型,灼烙術後,宮頸局部應呈喇叭筒狀。然後,將帶線棉球一端塗以紫草油膏,用長鑷子送入陰道,使藥膏緊貼宮頸灼烙表麵,棉球線頭留在陰道外,24小時後自行抽出,每隔5天換藥一次。治療期間禁止性交及盆浴。

(療效)共治療⑷62例,均有較好的療效。(資料來源)吉林中醫藥,1985,按:小烙鐵配合紫草油膏治療宮頸糜爛,治愈時間短於國內其他療法。灼烙法是將宮頸糜爛部位造成人為燒傷,然後局部塗紫草油膏保護創麵。術後主要症狀為滲出液較多,約持續1-2周。根據1062例統計,此時陰道值在7-8之間,適宜多種致病菌生長。故術後定期清拭,塗紫草油膏能預防感染,促進灼烙局部上皮生長。

(處方)紫蘇適量。

(製法)市售紫蘇生藥,將其製成水提取液,即1亳升含2克生藥,分裝成5毫升安瓿,密封消毒備用,並以此製成止血紙和止血棉球(或紗布)。止血紙以擦鏡頭紙為材料。1克紙浸潤5毫升紫蘇注射液,一次浸潤後,再以60幻烤箱烘幹,烘幹時間為24-3。小時。止血棉球(紗布)則以無菌棉球(紗布)充分浸潤紫蘇注射液即可。

(用法)宮頸活檢或其(8原因而出血者,用本止血劑貼敷出血處,一般不需紗布填塞。

(療效)共治⑶8例,止血時間實15分鍾者58例,《30分鍾者22例,《45分鍾者6例,無效22例,總有效率為7、6%。

(資料來源)中醫雜誌,1988,8。按:動物實驗中,紫蘇有縮短出、凝血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收縮動物的微小血管作用。用之外用宮頸出血,其緒果表明紫蘇的止血作用明顯,療效比較滿意,而且對局部組織無刺激和損傷作用,臨床應用於止血,有一定價值。(穴位)三陰交稍後處。

(針法)用1寸半不鏽鋼毫計,取雙側穴,針刺時下肢自然放平。針尖與皮膚表麵成30度角刺入,進入皮膚後將針慢慢放平,然後計尖朝上,沿皮下向上將針體推進深度為1-1,5寸,留針20-卯分鍾。10次為一療程。按上述方法在針刺過程中患者沒有酸麻脹痛感覺,但在臨床實踐中發現療效很好。

(療效)治療1010例,治愈630例,好轉280例,無效)00例,總有效率為90.1%。

(資料來源)全國計灸計麻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一),1979,7。

(五)盆腔炎(方名)棱莪七味飲

(處方)三棱15克,莪術15克,山藥3。克,花粉加克,知母15克,雞內金(搗碎衝服)5克,雞血藤50克。(用法)每日水煎服1劑。

(療效)經治例,痊愈86例,占64%(;臨床症狀全部消失,婦科檢查無異常者);有效45例,占33銥(臨床症狀明顯減輕,婦科檢査基本正常者無效4例,占3吻(症狀及婦科檢查無明顯變化者)。

(資料來源)吉林中醫藥,1986,6。按:盆腔炎相當於祖國醫學的“帶下”、“血瘀腹痛”、“癥瘕”等病。本病的急性期相當於“熱傳胞宮”,慢性期多屬正衰邪盛,經脈凝浬,血行不利,氣結於中,痰、血、氣相結而為癥瘕。本方選用三棱、莪術活血化瘀散綰;雞血藤養血活血、通經止痛;雞內金健脾化瘀積;花粉、知母化痰清熱;山藥補腎健脾,匡扶正氣,使邪去正不傷。諸藥合用,共奏消癬化積、活血止痛之功。

(方名)地蚤湯

(處方)蚤休15克,地丁草15克,虎杖15克,當歸10克,川芎5克,川楝子10克,玄胡索克。

(用法)水煎服,日一劑。

(療效)經治44例,痊愈20例,顯效11例,好轉9例,無效4例。

(資料來源)江蘇中醫雜誌,1983,1。按:地蚤湯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清利濕熱的作用。方中地丁、蚤休、虎杖,苦能燥濕,寒可療熱,且虎杖還可活血通經;金鈴子、玄胡索相配具有疏肝泄熱,行氣止痛之功。當歸配川芎有活血化瘀之效,用於濕濁熱毒蓄積下焦、客於胞宮型的盆腔炎症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