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3)(1 / 3)

當代的一位偉人用下麵的話表述了這個方法:“我們提出來要考慮的這個問題在目前來說引起了很大的興趣,但還不夠。這些與人類幸福休戚相關的問題經常被人提起,得到了最聰明人士的關注,並且震動了各個階層。這是我們這個時代中充滿希望的一個跡象。這表明新的生命正在人類的內心裏跳動,就像是冰雪消融。它將造成大混亂,它將打破很多僵硬或死亡的形式,它將帶來巨大、甚至破壞性的變化,但它也宣告了新希望的成長和更大幸福的來臨。我們迫切需要更多的智慧來引導這些新的力量發揮作用。每個人必須為形成正確的大眾輿論和明智地指引大眾意誌而盡自己的一部分義務。“要想解決勞動力的問題,解決勞動力需求與他們的苦難,唯有從道德與精神的角度才能找出辦法。我們必須跳出這些問題本身來觀察分析。自私是無法發現勞動力與資本的真正關係的。這些問題必須從比單純的工資或賺錢更高一層的目標來看。它們必須從其與人類的價值的關係來看。我正是從這個角度來考慮擺在我們麵前的這個問題。

“資本與勞動力是彼此互相需要的。它們的利益緊緊相連,因此無法分割。在文明開化的社會中,它們是彼此依存的。唯一的區別是,資本對勞動力的依賴甚於勞動力對資本的依賴。沒有資本,照樣能活命。除了少數的例外,動物就沒有任何財產,而且不會擔心明天。上帝要我們模仿這些動物。上帝說:‘你們看天上的飛禽,它們既不播種,也不收獲,更不會在穀倉中貯存食物,但天父自會喂養它們。’野蠻人沒有什麼資本,照樣過活。事實上,絕大多數人每天都是靠雙手維持生計,但沒有人能夠靠財富來生存。如果沒有勞動力,資本將毫無用處。資本的唯一價值是它能購買勞動力或勞動成果。它本身就是勞動的產物。因此,它沒有資格承擔起不屬於它的這種重要性。不過,盡管資本的價值完全決定於勞動力,它是促成人類進步的一個基本要素。”

“人類開始從野蠻和相對獨立的狀態進化到文明和互相依賴的狀態時,資本就開始變得必要。人們彼此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人們開始從事專門的工作,並同時依賴其他人為他們提供許多生活所需。這樣勞動就有了分工,就導致了交換的出現。為了促進交換,就必須建造道路,因此必須雇用工人來建造道路。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以及人們的需求種類的增加,交換開始擴大,到後來,我們就有了大規模的製造工廠,遍布各地的鐵路和在海上航行的輪船,並有了越來越多的人無法直接供應自己的生活需求。

“因此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隨著我們需求的複雜化和文明的進步,我們開始變得越來越互相依賴。每個人都能從事專門的工作,而且幹得更好,因為他可以把他的全部思想和時間投入最擅長的工作上,為大眾的利益做出更大的貢獻。在他為其他人工作的同時,其餘的人也在為他工作。社會上的每個人都在為整個社會而工作,而社會則照顧好每一個人。這是完美生活的法則,這一法則適用於物質社會的方方麵麵。從事對人類身心有益的工作的每個人,都可以說是一位慈善家或社會捐助者,不管他是在大草原種植玉米,在印度種植棉花,在地下開礦,或是在蒸汽船上燒鍋爐。隻要人類的動機中不摻入自私心理,那麼所有的人在從事他們每天的日常工作的同時也在實踐著樂善好施的準則。

“想要進行這種龐大的交換,把各地方的產品送到每一家門口,必須要有龐大的資金。一個人不能在自己的工廠或農場工作,同時又去修鐵路。一滴水無以成江河。每個人口袋中的少數幾塊錢成不了大氣候,但集中起來,它們卻能推動整個世界。“資本是勞動力的夥伴,而且是其節約使用和獲得公平回報的物質條件。但是,當資本單純用於自私的目的時,卻成為可怕的敵人,而且事實經常如此。但整體來說,它們對人類幸福做出的貢獻比我們一般想象得要大。資本在某些方麵,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都會對勞動力有利。我們隻想到資本給我們帶來的痛苦,卻不去注意資本給我們帶來的享受。我們不會想到如果沒有這些龐大的資金,我們是不可能享受目前幸福的。能夠正確地估計我們所享受的好處和我們所忍受的痛苦,這才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