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偶像”(2 / 3)

黃金年代 1987年,它推出了第一台采用由英特爾公司設計的新一代x86係列中的第一種32位處理器——80386 PC機。此後,康柏成為了世界第三大計算機製造商,奠定在行業內的位置。

合並 2001年9月4日,惠普公司與康柏公司共同發表的聲明中宣布了一個確定的合並協議,一個年營業額為870億美元的高新技術企業由此誕生。據了解,2002財年惠普的銷售額為470億美元,康柏為400億美元。而雄居世界首位的IBM在2000的銷售額為900億美元。惠普與康柏合二為一後,成為規模直逼IBM的計算機製造巨人。

多年前康柏吃掉DEC,後來惠普又吃掉了康柏。可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但被惠普收購之後,這個曾經世界排名第三的計算機製造商,便基本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

王安

創業 王安電腦公司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可能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名字,但如果沒有一係列的失誤和錯判,它現在應該是可以和IBM、HP齊肩的國際巨頭。

王安是上海移民,自幼聰明非凡,先後在上海交通大學、哈佛大學就讀,並在1948年獲哈佛博士學位。不久後,他發明了“磁蕊記憶體”,大大提高了電腦的存儲能力。1951年,他創辦王安實驗室,並在1956年,把磁蕊記憶體的專利權賣給IBM,獲利40萬美元。此後,他將這筆錢全部投入到研究工作。1964年,王安推出最新的用電晶體製造的桌上電腦,並由此開始了王安電腦公司成功的曆程。

鼎盛 王安公司在成立後的20年中,因為不斷有新的創造和推陳出新之舉,業務蒸蒸日上。1972年,公司成功研製半導體的文字處理機,兩年後,又推出這種電腦的第二代,成為當時美國辦公室中必備的設備。至1986年前後,王安公司進入鼎盛時期,年收入達30億美元,在世界各地擁有3.15萬名員工。

悲慘結局 然而,幸運並非總是眷顧著王安公司。上世紀80年代末,與王安本人患上絕症幾乎同時,王安公司也因家族管理模式、與市場脫軌、缺乏創新等一連串的重大失誤,由興盛走向衰落。截至1992年6月30日,王安公司的財年年終盈利降至19億美元。同時,王安公司的市場價值也從56億美元跌至不足1億美元,並最終以破產悲慘收尾。

夏新

建立 夏新電子原名廈門廈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5月23日,是廈門市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同年6月4日,其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03年7月26日,公司宣布更名為夏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兩萬名員工,公司總資產達42億元人民幣。

帝國 夏新電子城總占地40萬平方米,擁有中國3C電子企業流程最長、工序最完整、加工深度最深的生產線,包括29條貼片生產線和95台注塑設備。當時夏新已擁有手機1000萬部、小靈通200萬部、數字電視50萬台、筆記本電腦80萬台,以及其他產品400萬台的年生產能力。

潰敗 由於決策失誤,2008年1~9月,夏新淨虧損4.65億元,負債總額高達27.3億元,而公司資產總額僅20.3億元,資不抵債。到2008年底,夏新電子更是連續兩年虧損,由於拖欠貨款、廣告費和運費等費用涉及至少88件訴訟案,涉案金額超過8485.77萬元。

隨後,2010年“3·15”晚會披露,夏新在一些手機產品上植入惡意收費軟件,欺騙消費者,引起社會極大反響,更加加快了夏新電子的沒落。W

實達

脫穎而出 1988年,16名年輕的科技人員不願受到傳統計劃經濟下科研體製的束縛,以股份製的方式組建了實達公司,以銀行係統的信息終端為切入點,介入了極具發展潛力的信息產業。準確的市場定位與當時堪稱領先的體製優勢,使實達在國內外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為市場的領導者。而實達“從16個人到16個億”也被奉為業界神話。1996年,實達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IT業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