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巴巴“淘寶”微博
特別報道
作者:王博
“對於互聯網行業來說,48歲的我不再‘年輕’。”馬雲曾在2013年初計劃辭任阿裏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職務時寫道。可能直到4月29日,大家才明白這場退役宣言的真正含義。
當晚,新浪宣布:阿裏巴巴集團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公司發行的優先股,約占微博公司總股份的18%,而未來阿裏巴巴有權將持股比例提升至30%。
原來,玩膩了互聯網,馬雲開始轉攻移動互聯。然而,在這場你情我願的“聯姻”中,阿裏巴巴“娶”的卻是已經走過了“最好時光”的新浪微博。但即使如此,這場交易還是“擲地有聲”,活躍5億網民的微博與中國最大線上交易平台的融合仿佛向電商與移動互聯市場分別投了一顆重磅炸彈,所有的人都握緊了拳頭,惶恐又期待地緊盯著前途未知的聚變。
走向沒落的微博
數據顯示,新浪微博注冊用戶人數已經超過5億,日活躍用戶為4700萬,75%的活躍用戶通過移動終端登錄,即每天有超過3500萬人通過移動終端瀏覽微博。但是,龐大的用戶群並沒有帶來可觀的收益,新浪微博甚至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虧損。
2月20日,新浪公布了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報,首次提及微博產品在2012年全年的營收狀況。財報顯示,2012年新浪微博全年營收約6600萬美元,其中77% 的收入來自展示廣告,但新浪微博全年運營成本為9300萬美元,直到2012年末,仍屬於“賠本賺吆喝”。不僅如此,新浪微博的展示廣告,也在影響著新浪門戶的廣告營收。
盈利模式尚未清晰、流量無法有效變現的困境一直讓新浪微博有苦難言。“微博在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難以替代的作用,但它在商業上的勢頭相對較慢,技術資金方麵實力有限。”馬雲說。
然而,除了自身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新浪微博還麵臨來自騰訊微信的挑戰。
“除了微博,我一般會加在內地朋友的微信,這樣可以一邊分享觀點一邊打免費電話。”一位中國台灣記者說。今年以來,很多在境外留學、出差、旅遊的人都開始用微信來代替昂貴的國際漫遊電話費。微信自2011年1月推出以來發展迅猛,據騰訊統計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戶數過3億。而從2億到3億,微信僅用了不到4個月時間。
“微信對微博的衝擊已經顯現。”新浪CEO兼總裁曹國偉坦言,現在微信和微博是移動終端最熱門的兩大應用,中國市場上很多人都在同時使用這兩種產品。在一款產品上花費更多時間,就意味著在另一方投入時間的減少。
有分析指出,阿裏巴巴的注資能夠幫助新浪微博在時間上得到喘息,從而重新找到模式去應對微信和其他社交平台。也有人認為,“阿裏巴巴有很強的變現能力,選擇跟阿裏合作,新浪微博的變現能力將會提高。”
金主與小清新
阿裏巴巴不是慈善家,它不會白白砸錢給新浪微博這個尚沒有清晰營利模式的“小清新”。
現在,幾億微博用戶更傾向於從移動設備訪問互聯網。而移動互聯、SNS化正是阿裏巴巴的短板。
在PC互聯網時代,阿裏巴巴因為淘寶等產品帶來的先發優勢,以及良好的用戶基礎,擁有敢於跟百度搜索互相屏蔽的底氣。但是,移動互聯網普及後,蘑菇街、美麗說、唯品會、聚美優品等移動電商與應用噴湧而出。對比淘寶,唯品會、聚美優品等電商或主打正品大牌折扣、或針對年輕消費者,定位清晰之餘,還有著更讓消費者放心的正品保障。阿裏巴巴已有10%的客戶來自類似Pinterest的社區化電子商務網站。蘑菇街、美麗說的走紅,讓阿裏巴巴迫切地想要抓住用戶更多的碎片時間,這也需要有一個隻屬於阿裏巴巴的社交平台。
“通過融合新浪微博在社交領域的影響力,阿裏巴巴也希望能夠提升自身競爭力,能夠誕生更多有價值的電商社交產品,這是在培育電商大生態。”阿裏巴巴在4月29日與新浪微博合作當晚,發給媒體的新聞稿中提道。
可以說,阿裏巴巴的這一步棋帶來未雨綢繆又勢在必行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