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位總介(1 / 2)

【爵】即爵位、爵號,是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

【丞相】是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其二,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

【太傅】“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

【少保】指兩種官職。其一,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其二,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

【尚書】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始沒六部,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框密副使合稱“宰執”。

【軍機大臣】軍機處是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

【軍機章京】是軍機處的辦事人員,軍機大臣的屬官,被稱為“小軍機”。

【禦史】本為史官,以後置禦史大夫,職位僅次子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

【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由宦官擔任,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

【左徒】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

【太尉】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稱大司馬,定為最高一級武官。

【上大夫】比卿低一等。

【大夫】指中央機關的要職,如禦史大夫、諫議大夫等。

【士大夫】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

【太史】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曆法、祭祀等事。

【長史】為丞相屬官,相當於丞相的秘書長。後成為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

【侍郎】初為宮廷近侍。後為尚書的屬官。以侍郎為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各部長官(尚書)的副職。

【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郎中】為宮廷侍衛。是尚書、侍郎以下的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

【參軍】“參謀軍務”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以後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將軍的幕僚,以後逐漸成為地方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