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聖旨(2 / 2)

果然,下一刻他便吩咐人擬旨東陲關,聖旨中的內容,與鳳鳴方才所說相差無幾,隻是添了一項,著令五皇子鳳琉速從漠南趕往東陲關協助靖淮將軍守關,以戴罪立功。

此話一出,此旨一下,滿朝震驚,這一句一出,可就意味著一旦星渺退軍,五皇子便可從東陲關回京,並且是帶著軍功回來的,雖說是戴罪立功,但邊疆事多,五皇子稍稍做點什麼,都能算是立功,一立的功多了,罪免了,身份自然也就上去了,封王,隻怕也是指日可待。

不同於支持五皇子的左相一派,右相一派皆是麵麵相覷,實在是有些看不透鳳帝的想法,不明白剛剛還在分明的肯定太子的能力,怎麼一轉眼,就轉到了五皇子的身上,這一句,不就直接肯定了五皇子今後在朝中的地位了嗎?

鳳鳴倒是神色淡淡,無驚無喜,隻是恭敬地向鳳帝行了一禮,“兒臣代五皇弟謝過父皇恩典。”

“行了,你是太子,又是兄長,小五和九兒皆是胡鬧的性子,你日後多擔待些吧。”鳳帝擺擺手,示意鳳鳴起來,“既然已經下了一道旨了,那就索性再頒兩道,太子要幫朕處理國事,諸多繁忙,也該找個人幫你分擔了。著令,即日起,命右相府沫耿言為漢廷尉,掌大理寺廷尉之職,審理追查九公主鳳棲與星渺瑾王世子蒼雲代遇刺一事。”

鳳帝話落,這次何止是滿朝震驚這麼簡單,更可謂是一語驚起千層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啊。

人家五皇子到底是皇上的親兒子,又是寵妃宸妃之子,本來鳳帝將他貶去漠南不過是為了給南隋一個說法和給九公主出氣罷了,召回不過是早晚的事,震驚之餘卻也在意料之內。

可沫耿言呢?雖然在場的人都知道鳳帝又讓沫耿言入朝的打算,但也沒想到一上來就是漢廷尉,掌管廷尉之職。

左相一派因五皇子調往東陲關之事欣喜的心瞬間直直往下掉。說是找個人替太子分擔,但誰都清楚,鳳帝是在為鳳鳴培養勢力,培養心腹啊。

這般一想,心瞬間撥涼撥涼的。

不過鳳帝方才說兩道,那應該還有一道。眾臣不禁豎起耳朵,屏息靜聽鳳帝的下一道聖旨。

右相代子謝恩後,鳳帝從桌案上拿起一封書函,“這是南隋送來的請柬。南隋公主南?玉將於兩個月後與南隋九千歲之子大婚,南隋為表重視,特地發來請柬。”

鳳帝掃了眾臣一眼,“朕與芮王、溫國公商議,打算讓易烜那小子前去,皇家再出一人。南?玉雖是南隋唯一的公主,但到底是小輩,溫國公以為朕親自前去不妥。東陲關之事尚未解決,芮王主張太子必須與朕一同坐鎮京城。”

“原本是想讓九兒去,九兒雖說皇子公主裏最小的,但到底是皇後嫡出,身份上與南?玉相等,由她去,不會失了體麵,隻是九兒大病,皇後不放心,所以隻能作罷。”鳳帝右手食指輕叩著桌麵,“五皇子還在漠南,八皇子年前去了皇陵,如今宮裏還在的公主也就隻有三兒、六兒和七兒,隻能從她們三人中選了。眾卿以為,誰去合適?”

“稟皇上,臣以為三公主最為合適。”左相道,“論身份,七公主生母早逝,逝前位分低微,比不得淑妃娘娘所出的三公主與六公主;論年齡,三公主年長與六公主,且六公主月前在梧桐宮因衝撞先帝而被禁足,德行有失,於情於理,都應是三公主出使南隋。”

“臣附議。”左相一派的自然不會多說什麼,右相這邊權衡利弊自然也不會反駁,於是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了。

“好。”鳳帝點頭,對身後的德公公道,“傳旨,著令芮王府小王爺傅易烜接管芮王手下北淮軍營,與三公主出使南隋玉公主大婚之宴回京複命之後即刻上任,芮王即刻回京,接管京都行軍。”

“是。”德公公應道,隨即無視眾臣驚愕的目光,帶著三道聖旨出了禦書房。

鳳帝接連三道聖旨,就像三枚炸彈,炸得眾臣滿目迷糊,完全摸不清他的想法,先是詔令被貶的五皇子,後又加封毫無政績的芮小王爺和右相公子。這三道聖旨,看似都與太子無關,卻又與太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一道又一道,一環扣一環,讓人不禁暗歎帝王之道,皇位之謀。

因為五皇子受到特赦,所以沫耿言受旨承接漢廷尉之職,左相一派不敢多說什麼,而傅易烜,鳳帝已經言明了要等他出使南隋回來才能上任,又讓左相等人反駁不得。

到這裏,若是他們還看不明白鳳帝這三道聖旨的意義所在,那麼他們也就白在這朝堂上混了這麼多年了。當下哪裏還敢說什麼,隻能恭喜的恭喜,同喜的同喜。唯有鳳鳴,麵色淡淡,無驚無喜。

當鳳棲接到這消息,暗暗腹誹鳳帝老謀深算的時候,她已遠在萬裏之外的東陲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