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風隨慌忙雙手扶住:“張大人不可,您乃國之棟梁,豈可辱於敵手,草民隻是行該行之事罷了。”
這下所有人都傻了,出來的是如今大宋京西北路的防禦使,曾經千裏赴京救駕的張叔夜張大人,這可是一個忠心耿耿的名將,當初據說隨二帝入過金營,後來不知怎麼逃了出來,沒想到居然還是柳風隨救的。
柳風隨和徐子楨翻臉然後叛逃是全大宋都知道的事了,可是現在徐子楨卻說這隻是趙構的一個計?而且破城那事不說還好,現在大家都想起來了,似乎當初破城後汴京守軍似乎沒多少折損,百姓們也都是之後被籌集犒軍之資弄得家破人亡不少,真說城破時死的還真沒多少。
但是那時候金人大軍壓境,汴京被破是鐵板釘釘的事了,有沒有柳風隨其實都不是重點,現在這麼一說他倒還是起了巨大作用的。
徐子楨忽然喝道:“官家深謀遠慮運籌帷幄,實在我大宋之幸!”說到這裏他一個深揖,高聲道,“我皇聖明!”
周圍官兵與百姓如夢初醒,呼啦一聲齊齊跪倒。
“我皇聖明!我皇聖明!”
趙構隻覺腦子有點不夠用,還有點暈,徐子楨是什麼意思他還沒弄清楚,但有一點他敢肯定,這事能大大提高他的聲望,這不,周圍跪的官兵百姓們眼中都閃著欽佩的神采,那是屬於他趙構一個人的。
這是當然的,柳風隨叛逃是去年的事,那時候他趙構還隻是一個親王,上邊還有先皇趙佶與太子趙桓,而那時候的他就定下這麼一個計來,派人深入敵營,這不是深謀遠慮是什麼?大宋有這麼一位明君,何愁失地難收?何愁國泰民安?
“都平身吧!此事且先莫議,金人將至,還望眾卿眾誌成城合力禦敵。”
趙構心裏十分舒坦,心安理得地收下了眾人的讚頌,唱了個官腔後對徐子楨招手道:“賢弟,且隨我來。”
“是,官家。”
徐子楨應了聲,跟了過去,臨走時偷偷對柳風隨擠了擠眼。
趙構當然從沒有安排柳風隨去潛入金人內部,這都是當初徐子楨和他兩人暗中策劃的,當時徐子楨一心惦記著汴京被破的事,被柳風隨得知,於是他主動提出了做這出戲,當時徐子楨是極力反對的,孤身北上潛入金人內部,這是九死一生的買賣,可不是象電視裏演的,輕輕鬆鬆當間諜還能順手泡個妞什麼的。
可是後來徐子楨終究還是拗不過他,何況也確實沒別人能做這事,於是才決定行這一個險招,知道這事內幕的總共隻有三個人,就是徐子楨柳風隨和董芙蓉。
至於剛才進城後他這麼說,是在逃回城的路上已悄悄和柳風隨商議好了的,趙構的脾性徐子楨再了解不過了,這麼說辭能讓他顏麵上大大有光,他心情大好之下不會立即處理柳風隨,然後再慢慢跟他解釋,這事就能算結了。
皇帝嘛,誰不好個明君頭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