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因為油泵軸磨損,鬆動了。”這樣,大野還不放過,又問:“為什麼磨損了呢?”答:“因為沒有安裝過濾器,混進了鐵屑。”
於是,大野下令給油泵安上過濾器,終於使生產線恢複了正常。倘若不是這樣打破沙鍋問到底,隻滿足於換一個保險絲,或者換一下油泵軸,過一陣仍會出現同樣的故障。大野說:“豐田生產方式就是積累並運用這種反複問5次‘為什麼’的科學探索方法才創造出來的。”
所以,當你就一個問題探尋其原因時,一定要追根溯源,深入探查問題的核心,而不要滿足於停留在問題的表麵。
多問幾個“為什麼”的縱向思維方法在科研方麵也起著主要的作用。 我們這裏舉一個典型的例子:
愛迪生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他一生發明的東西有1600多種,有人不無誇張地說:“如果人類沒有了愛迪生的發明,人類文明史至少要往後推遲200年。”那麼,愛迪生的發明天賦從何而來呢?對他一生進行長期研究的專家指出,愛迪生的發明很多來自提問。平時愛迪生會對常人熟視無睹的問題提出無數個“為什麼”。雖然他沒有將自己所問的問題都求出答案來,然而他已得出來的答案卻多得驚人。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見一個朋友,看見他手指關節腫了。便問:
“為什麼會腫呢?”
“我不知道確切的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你不知道呢?醫生知道嗎?”
“唉!去了很多家醫院,每個醫生說的都不同,不過多半的醫生認為是痛風症。”
“什麼是痛風症呢?”
“他們告訴我說是尿酸淤積在骨節裏。”
“既然如此,醫生為什麼不從你骨節中取出尿酸來呢?”
“醫生不知道如何取法。”病者回答。
“為什麼他們不知道如何取法呢?”愛迪生生氣地問道。
“醫生說,因為尿酸是不能溶解的。”
“我不相信。”愛迪生說。
愛迪生回到實驗室裏,立刻開始做尿酸到底是否能溶解的試驗。他排好一列試管,每隻管內都灌入四分之一不同的化學溶液。每種溶液中都放入數顆尿酸結晶。兩天之後,他看見有兩種液體中的尿酸結晶已經溶化了。於是,這位發明家有了新的發現,一種醫治痛風症的新方法問世了。
愛迪生這種凡事都愛問個“為什麼”的思維方式,為他以後的各種發明創造開辟了一片廣闊的天地。
縱向思維就是要問“為什麼”,實際上“為什麼”這三個字表達了一種深入開掘的欲望。很多時候,對那些尋常的事物,我們自認為很熟悉,想不起要問個“為什麼”。殊不知,事物的真實本質和改變創新的機遇,往往就隱藏於對尋常事物再問一個“為什麼”的後麵。
因此,我們主張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要多問幾個為什麼。當你恰到好處地利用縱向思維這把開啟腦力的鑰匙後,整個世界也就為你敞開了大門。
邏輯思維——觀瓶水之冰而知天下寒
我們常常看到烏雲就知雷雨將至,看到大雪就知已近隆冬,這其中運用的就是邏輯思維。在尋找方法的過程中,這種嚴密的邏輯推理往往能幫助我們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邏輯思維又稱“抽象思維”,是人們在認識過程中借助於概念、判斷、推理反映現實的一種思維方法。在邏輯思維中,要用到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和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方法。運用邏輯思維,可以幫助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
華生醫生初次見到福爾摩斯時,對方開口就說:“我看得出,你到過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