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轉動思維,換個視角找方法(1)(3 / 3)

僚屬們這才佩服了趙汴的計謀,紛紛來請教其中原因。趙汴說:“市場之常性,物多則賤,物少則貴。我們這樣一反常態,告示米商們可隨意加價,米商們都蜂擁而來。吃米的還是那麼多人,米價怎能漲上去呢? ”原來奧妙在於此。

很多時候,對問題隻從一個角度去想,很可能進入死胡同,因為事實也許存在完全相反的可能。有時,問題實在很棘手,從正麵無法解決,這時,假如探尋逆向可能,反倒會有出人意料的結果。

有一個故事,主人公也是運用了逆向思維的手法而取得了不錯的收益。

巴黎的一條大街上,同時住著三個不錯的裁縫。可是,因為離得太近,所以生意上的競爭非常激烈。為了能夠壓倒別人,吸引更多的顧客,裁縫們紛紛在門口的招牌上做文章。一天,一個裁縫在門前的招牌上寫上了“巴黎城裏最好的裁縫”,結果吸引了許多顧客光臨。看到這種情況以後,另一個裁縫也不甘示弱。第二天,他在門口掛出了“全法國最好的裁縫”的招牌,結果同樣招攬了不少顧客。

第三個裁縫非常苦惱,前兩個裁縫掛出的招牌吸引了大部分的顧客,如果不能想出一個更好的辦法,很可能就要成為“生意最差的裁縫”了。但是,什麼詞可以超過“全巴黎”和“全法國”呢? 如果掛出“全世界最好的裁縫”的招牌,無疑會讓別人感覺到虛假,也會遭到同行的譏諷。到底應該怎麼辦? 正當他愁眉不展的時候,兒子放學回來了。當他知道父親發愁的原因以後,笑著說:“這還不簡單!”隨後揮筆在招牌上寫了幾個字,掛了出去。

第三天,另兩個裁縫站在街道上等著看他們的另一個同行的笑話,但事情卻超出了他們的意料。因為,他們發現,很多顧客都被第三個裁縫“搶”走了。這是什麼原因?原來,妙就妙在他的那塊招牌上,隻見上麵寫著“本街道最好的裁縫”幾個大字。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人們更需要借助於不同常規的思維方式來取勝。在上麵的故事中,麵對其他人提出的全城和全國的“大”,裁縫的兒子卻利用街道的“小”來做文章,並最終取得了勝利。因為在全城或者全國,他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街道這個特定區域裏,他就是最好的,而這才是具有絕對競爭力的。

思維逆轉本身就是一種靈感的源泉。遇到問題,我們不妨多想一下,能否朝反方向考慮一下解決的辦法。 反其道而行是人生的一種大智慧,當別人都在努力向前時,你不妨倒回去,做一條反向遊泳的魚,去尋找屬於你的路徑。

類比思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當工作遇到難題時,當進程難以推進時,曾經曆過的相似情境也許可以帶給你啟發與靈感,讓你在相似性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類比思維法就是根據兩個對象在一係列屬性上相同或相似,由其中一個對象具有某種其他屬性,推測另一個對象也具有這種其他屬性的思維方法。由這種方法所得出的結論,雖然不一定很可靠、精確,但富有創造性,往往能將人們帶入完全陌生的領域,給予許多啟發。

類比思維法在創新和解決問題時,具有很大的指引作用,得到了思想家、科學家們的高度評價。

天文學家開普勒說:“類比是我最可靠的老師。”

哲學家康德說:“每當理智缺乏可靠論證的思路時,類比這個方法往往能指引我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