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有很多生動的例子表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危機之中蘊含轉機,出現危機可能正是取得發展與進步的大好時候。
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一個公共廣場上,矗立著一座高大的紀念碑。碑身正麵有這樣一行金色大字:深深感謝象鼻蟲在繁榮經濟方麵所作的貢獻。蟲子怎麼會帶來經濟繁榮?這要從一場災難說起。阿拉巴馬州原本是美國種植棉花的基地,1910年,一場特大象鼻蟲災害狂潮般地席卷了阿拉巴馬州的棉花田,象鼻蟲所到之處,棉花毀於一旦,棉農們欲哭無淚。災後,世世代代種棉花的阿拉巴馬州人,認識到僅僅種棉花是不行的,於是,開始在棉花田裏套種玉米、大豆、煙葉等農作物。盡管棉花田裏還有象鼻蟲,但此時蟲子的數量銳減,根本不足為患,少量的農藥就足以消滅它們了。棉花和其他農作物的長勢也都很好。
結果,種植多種農作物的經濟效益比單純種棉花要高4倍。阿拉巴馬州的經濟從此走上了繁榮之路。阿拉巴馬州的人們認為經濟的繁榮應該歸功於那場象鼻蟲災害,遂決定在當初象鼻蟲災害的始發地建立一座紀念碑。
無數的例子表明,危機之中蘊含著轉機。如果你能夠在危機中看到轉機,你就能夠把握更多的機遇。然而,危機作為機會的一種,通常情況下是不受人歡迎的,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隻有少數極優秀的人具有變負為正的力量,能夠化腐朽為神奇,在危機中看到轉機。
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就是這樣一位傑出的代表。卡內基曾是美國一鋼鐵公司的老板。他一直想有大的發展,兼並一些大的鋼鐵公司,但一直未能如願。後來,美國全國性的罷工越來越多,所有的鋼鐵企業包括卡內基的公司都受到強烈衝擊。對一般人來說,這預示問題來了。而聰明的卡內基卻感到:機會來了。因而積極采取得力措施,使公司盡快從罷工問題中解脫出來。
他積累了處理罷工問題的經驗,同時也積極儲備資金。在此基礎上,他密切注意各個競爭對手的狀況,抓住機會,將這些處於罷工困境中的公司一家家兼並。卡內基公司獲得了超時代的發展,其鋼鐵在全國市場上的占有率從1/7一躍而為1/3。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公司。
卡內基的成功是一個把危機變成轉機的經典案例。商戰中這樣的事例並不少見,下麵讓我們看看柯達公司是如何在一場商戰中打敗富士的吧!
日本富士膠片公司在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上,醞釀了一個打敗頭號競爭對手柯達公司的計劃,要從這個最大的膠片製造商手中搶奪市場。作為計劃的一部分,富士投入數百萬美元,獲得了洛杉磯奧運會膠卷指定產品的資格。
柯達公司由於先期重視不夠,並沒有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當發覺富士公司正以咄咄逼人的態勢殺過來時,一切都木已成舟,為時晚矣。僅此一舉,他們已被排斥在全球最重要的體育盛會之外,從而失去了極大的市場。公司決策者們一籌莫展、束手無策,隻有閉上眼睛默默等待對手揮來重拳的份了。
後來,在公司一位中層雇員的建議下,找到了IMG(國際管理集團),柯達請他們幫忙想一想“粉碎富士進攻”的策略和辦法。
在許多已發生變化的環節中,IMG發現了最有趣的一點是富士公司的“獨占性”並沒有包括洛杉磯奧運會的全階段,他們隻是“獨占”了奧運會舉辦的那兩周時間。
所以,IMG建議柯達公司將其宣傳重點放在奧運會舉辦前那狂熱的6個月中。
在此期間,柯達讚助了美國田徑隊,並聘用了一批有希望獲得金牌的運動員為其宣傳,還讚助了奧運會舉辦前的田徑選拔賽,並將整個洛杉磯充滿了柯達的出版物、電視廣告片及張貼廣告。待奧運會來臨,許多運動營銷專家甚至沒有注意到富士,還以為是柯達讚助了這屆奧運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