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克思的現代化視野考察(1 / 2)

馬克思的現代化視野考察

馬克思主義與科學發展觀

作者:齊大偉

【摘 要】 本文就馬克思的現代化思想進行簡要分析,認為雖然馬克思不曾提出“現代化”這一概念,但是從其思想論述中我們可以總結其包含的現代化思想:馬克思通過對俄國具體國情的分析,為東方國家指出了一條新型的發展道路,直接通過發展自身的市場經濟實現現代化的生產;馬克思預見了全球化的曆史發展趨勢;馬克思提出以人的全麵發展為核心的發展觀;馬克思關於超越時空的生態理論認為,人們在未來的自由聯合體社會將會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 馬克思;現代化;考察

不同領域的人對現代化的理解和認識各不相同,而馬克思的現代化理論被現代理論專家視為現代化理論的最主要源流,但是在實際曆史發展過程中,由於馬克思沒有關於現代化的專門性理論著作,很少有人會從現代化的角度去分析和認識馬克思主義理論。然而,在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中包含了豐富的現代化理論,對中國乃至世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運動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馬克思的現代化理論是指,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史觀為基礎對各類現代化現象進行辯證思考之後所形成的理論體係,其係統的反映了曆史發展的未來趨勢。為此,在當代我們要想正確認識和考察馬克思現代化理論就必須以發展的眼光去分析,也就是說,要站在一個現代化社會的實際需要,以一種新的探索精神去分析馬克思理論中所包含的現代化理論內容。隻有遵循這樣一種認識原則,才能更好的認識馬克思現代化理論。

一、馬克思理論對“現代社會”的論述

在馬克思、恩格斯的眾多著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中並沒有包含“現代化”這一概念,但是,他們卻詳細的闡述了現代社會的產生出現,在他們看來,現代社會是指自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出現之後所形成的經濟社會形態。比如,在《共產黨宣言》中,出現過“現代文明已經發展的國家”、“現代生產力”、“現代的資產階級社會”等概念,指出了,資產階級創立了巨大的城市,新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因素快速發展,形成了新的社會關係,城市人口大大增加,人們逐漸擺脫了愚昧的生活狀態。總之,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打破了傳統社會存在的基礎,並逐漸促進現代社會形態的形成。除此之外,馬克思、恩格斯還正確的預示了現代社會的兩個不同社會形態,即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其中資本主義社會是市場經濟發展的最後形式,而未來社會將會建立在消滅商品貨幣關係的產品經濟基礎上。

二、馬克思論述了東方現代化的發展問題

馬克思曾經詳細考察了東方的落後國家,並對其如何向現代化社會轉變進行了簡單論述。其認為,東方國家要想在資本主義浪潮下得到較好的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學習和借鑒西方國家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比如,馬克思在對俄國社會進行考察分析之後指出,俄國可能不經過資本主義社會階段而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其條件是俄國必須將資本主義製度中的一切肯定的成就應用到公社中,並且與控製著世界市場的西方資本主義生產同時存在,俄國的農村公社可以跨越剝奪農民的原始資本積累階段,直接通過發展自身的市場經濟實現現代化的生產。馬克思通過對俄國具體國情的分析,為東方國家指出了一條新型的發展道路,但是由於曆史條件的限製,其並沒有對東方國家如何具體落實這一發展道路進行具體論述,為此,不同的國家還必須結合自身的國情和實際發展情況,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就我國的現代化建設道路來說,雖然沒有明顯的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但是馬克思主義東方社會理論中的很多真理已經與我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並促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話的發展。

三、馬克思預見了全球化的曆史發展趨勢

作為現代化社會的重要特征,全球化是世界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對此,馬克思、恩格斯早有預見。在相關理論論述中,其認為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促使人類曆史從狹隘的民族曆史向世界曆史方向轉變。因為在前資本主義階段,由於受生產力還不不發達的影響,各個民族之間的交往和溝通還十分有限,但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快速向前發展,人們之間的交往開始打破地域的限製,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聯係越來越密切,大工業的發展使得整個世界連接成一個整體。與物質生產的發展相對應,在精神生產領域各民族的精神文化產品逐漸演變為世界性的公共財產,世界文學也由此產生,資本主義開創了世界曆史。在世界曆史的基礎上,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全球共產主義的思想,認為世界曆史的最終發展目標是共產主義,而全球化趨勢的發展將會極大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和解放,人們可以擺脫地域的局限,在世界範圍內容相互溝通交流,利用全球各地的有效資源促進自身的全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