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選聘市場部主管,公司要求每位應聘者必須經過一道測試:以賽馬的方式推銷梳子,並且把它們賣給一個特別指定的人群:和尚。這道立意奇特的難題、怪題,可謂別具一格,用心良苦。
幾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懷疑:把梳子賣給和尚?這怎麼可能呢?搞錯沒有?許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還是有甲、乙、丙三個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戰……一個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彙報各自銷售實踐成果,甲先生僅僅隻賣出1把,乙先生賣出10把,丙先生居然賣出了1 000把。同樣的條件,為什麼結果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公司請他們談談各自的銷售經過。
甲先生說,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無數次和尚的臭罵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撓,終於感動了一個小和尚,買了1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於山高風大,把前來進香的善男信女的頭發都吹亂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說:“蓬頭垢麵對佛是不敬的,應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頭。”住持認為有理。那廟共有10座香案,於是買下10把梳子。
丙先生來到一座頗富盛名、香火極旺的深山寶刹,對方丈說:“凡來進香者,多有一顆虔誠之心,寶刹應有回贈,保佑平安吉祥,鼓勵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書法超群,可刻上‘積善梳’三字,然後作為贈品。”方丈聽罷大喜,立刻買下1 000把梳子。而且,丙先生建議方丈根據香客的不同身份贈送不同的“積善梳”,這樣,方丈又向丙先生訂了一批各式各樣的梳子。
公司認為,丙先生對目標人群的分析研究,大膽創意,有效策劃,開發了一種新的市場需求。由於丙先生過人的智慧和變通的運作能力,公司決定聘請他為市場部主管。
曾有人將商場比喻為戰場,隨時都會出現流彈和數不清的危機與變數。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要具有能夠應對危機和變數的能力,這就是變通。
變通的思想和方法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員工個人的發展前景與企業的生存命運。因一時的應變不及或方法失當而導致的敗落在商場中比比皆是。那些已逝去的企業的噩夢,在今天的企業與員工的頭腦中敲響了警鍾。
變通在員工和企業的發展生涯中是如此重要,企業開始大聲呼喚善於變通的員工。在此環境之下,這一本《贏在變通》應運而生。
最優秀之人必是變通之人。微軟選秀與鬆下的“魔鬼”考核都向我們發出了這樣一個信息:未來的優秀人才一定要具備變通能力,如果員工不變通,企業就換人。
變通,能夠締造雙贏。員工通過變通可以取得非凡的業績,實現個人的價值;同時,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而且為企業打造了良好的客戶關係,實現員工、企業、客戶之間多方麵的雙贏。
變通,說明思路決定出路。一個好思路造就一個好出路,改變一個想法,往往就能夠創造一份事業的成功。
變通,就是找對方法做對事。尋找巧妙方法將困難化解於無形,是每一個善於變通者的通用法則。
變通,就是創造性完成任務。打破傳統才能有所突破,“循規蹈矩”、“甘於平庸”的做法已經為變通者所摒棄。
變通的最高境界就是以變製變。隻有以自己的改變來應對外界的變幻,才能夠在競爭中取勝。
隻有主動地將變通思維融入工作中,化主動變通為一種慣性力量,才會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打造事業的成功。
贏在變通,旨在一個“贏”字。
變通能夠使員工開闊思維,活躍頭腦,增長見識,從而備受老板的青睞與重用,乃至加薪晉級。是為員工之贏。
變通能夠用最巧妙的方法解決工作中的困難,使問題消弭於無形,使工作的效率倍增。是為工作之贏。
變通能夠積極地應對企業麵臨的危機與困境,用更優質的服務贏得更多客戶的鍾愛,為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是為企業之贏。
可以說,變通是當代員工與企業的多贏藝術。
員工與企業可以說是命運緊密聯係的利益相關者,為了個人的進步,為了企業的發展,每個員工都應該具備隨機應變的思維與變通的行為能力,隻有善於運用巧妙的方法及時解決問題,並且具有主動創新的意識與能力,才能成為新時代的一流員工。
變通,就像人生戰場上的一柄鏌鋣劍,鋒利無比、銳不可當。但能否取得戰爭的勝利,關鍵在於劍的主人。你,就是這把變通劍的主人,用好它,你就能贏。引子:不會變通的6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