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1 / 1)

文學博大精深。並非一朝一代所能寫盡,唐代是個大繁榮的時代,寫出了眾多瑰寶級的詩歌文獻。可也隻是將詩歌發展到了頂峰。也並非一字一書所能囊括。紅樓夢是中國文學的巔峰,可也隻是小說的頂峰。

古今中外,無數大學者,大文豪。他們筆耕不輟,窮盡一生,終於成為文學殿堂裏的一顆顆璀璨的明珠。然而他們也沒有寫盡文學,反倒擴展了文學領域。這是大遺憾,卻也是大興事。

各種東西的產生都有它的使命。文學也不例外。文學的使命到底是什麼?幾千年來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高深見解。

我雖不才,卻也有兩個對文學因何而存在的定義。

廣義的定義:文學的存在,便是思想的存在,便是民族精神的傳承。文學的發展極大的影響到思想的發展。極大的影響了一個民族的集體人格。極大影響到國家的軟實力。

狹義的定義:文學就是社會現狀的反應,就是將不合乎道義的事情加以批判,就是將社會正能量加以讚揚。寫盡世界的種種,說盡人性種種。

這是我的定義,雖然很淺陋,但也不是全不無道理。至少說明了重要的幾點:文學與思想同在,文學是思想的直接反應。真真的文學幾乎哲學無異。都可以決定人類的發展。

現在文學的發展,好與不好俱存。倘若加以改悔。必定又是一個新的高峰。如果任其發展,或許會走向毀滅。

一個時期自有一個時期要處理的事情。春秋戰國要實施政治主張,五四時期要搞革命。亂世要平定天下,盛世要歌頌功德。

或許有人會說,我寫的盡是廢話,毫無用處。然而我要說:本書所寫的就是現實社會的部分事情。或許我寫的非常淺顯。但也不是廢話,至少寫出了一部分現實狀況。內容是頗為繁雜的,有好事,有不好的事。有讚揚的,有批評的。或許想到什麼就寫什麼。要說這樣有何目的,或許就是說我想說的話,僅此而已。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唯有時時刻刻有憂患意識,唯有時時刻刻對文學的發展思考。文學方才不會滅亡。文學方才有進步的資本。文學方才是真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