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少爺,煩請移步中庭。”年老色衰的管家在前領路,後方的一行人簇擁著一個小少爺,前倨後恭,莫不諂媚。
“高少爺,你看看這個月朝邊國進貢而來的珍珠。”穿著錦衣華服的中年男人捧著一顆碩大的珍珠向著少年諂媚的介紹著。而後三個同樣錦衣華服的人同樣各拿著好幾樣奇珍異寶,熠熠生輝。
少年對於這幾個人的諂媚聒噪並不氣惱,反而是饒有興趣的拿起中年人手裏的珍珠細細的把玩一遍才“依依不舍”的放下。臉上舍不得的表情呼之欲出,即使是一直沉默冷臉的老管家也清晰的感受到了眼前少年的濃鬱的情感。
諂媚中年人見眼前一直眼高於頂的高家大少爺終於對他拿出來的一件寶貝有了“不舍”的情感,原本油紅的餅臉變得更紅,渾身甚至大難以抑製的顫動,而他身後的其他人一臉掩飾不住的失望。
胡大發這回是真的要發啊。
幾個人心裏同時想起這段心聲——高家是晉王世家中最盛的一家,高家老爺高正紅是當朝大員,官至二品。在皇上麵前是了不得的紅人。而高家大少爺高義生一手出神入化的經商手段更是令人稱道,素有“東財神”的美稱。
這個世界可沒有為官不從商的說法——換句話說,高家就是典型的權錢世家。
高家人丁不旺,高正紅除了高義生一個經商天才外就隻有一個今年僅有十五歲的小兒子高義林,也就是諂媚中年人麵前的高少爺。
義林嗜古物,玩金珠,盤溫玉。眼界高頂,素有“珠玉兒”的美稱。在文玩珠寶圈子裏,都在求高家小少爺的一句美言。
叫做胡大發的諂媚中年人見高義林如此喜歡他手中的“月朝貢品”,二話不說就將手中熠熠生輝的珍珠遞給高家小少爺——生怕他不收,還特意退了幾步,意思很明顯。
你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高義林見胡大發如此上道,也就不惺惺作態的推來推去,將手中的珍珠遞給身旁的婢女,然後溫厚的道了身謝。
高義林的道謝威力十足,胡大發身後的三個中年人更加殷勤。
一枚溫玉生煙。一塊殘缺小鏡,一本殘破經書。
高義林首先拿起了殘缺小鏡。
殘缺小鏡是青銅製品,缺了一小塊。上麵刻畫三鳳齊登,背麵刻畫了“齊天”兩個篆體字。字形嚴謹,筆畫流暢。
“這是土裏來的?”高義林捏著小鏡子,問著他麵前明顯不同於其他人的中年男人。
“不瞞小少爺,這塊小鏡的確是從土裏來的。不過卻是小的從那些土夫子手裏收來的。”中年人不卑不亢,語氣不急不緩,中正平和。
“這塊鏡子是好東西………嗯,可否借我研究幾天?”高義林正捏著小鏡邊緣時麵色微動,然後思考幾息,突然問到。
“高少爺拿去研究便是。”中年人聽到高義林說這個小鏡子是好東西的時候麵色一喜,至於說高義林說拿去研究幾天他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畢竟高家風評不錯,而且這等世家大族,還不至於不要臉皮的搶奪這個有點兒價值的小東西。
“那就謝過先生了。”雖然麵前的中年人自稱“小的”,但是高義林卻沒有絲毫不尊重的意思,依然是先生尊稱。
看完了小鏡子,再把玩溫玉——平常高義林接觸了太多極品溫玉,對於眼前這個戰戰兢兢的中年人拿出來的上品溫玉就沒有絲毫驚豔。隻能回複了句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