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葬禮
隻有靠你自己和你自己的能力來爭取,你才有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巴斯德
林肯的母親去世了,這對他是一個很大的打擊。父親在森林裏砍了一棵大樹,用它做了一口棺材。由於沒能請來牧師,下葬那天隻舉行了簡單的葬禮。母親是一位具有堅定的信念並且篤信宗教的人,她自小就給林肯讀《聖經》上的故事,因此牧師未能出席母親的葬禮,成為林肯心頭的一件憾事。
接連幾天,林肯總是呆坐在火堆旁,一聲不吭地獨自沉思。一天早上,林肯突然說要到鎮上走走,直到天黑的時候,林肯才回來,手裏拿著一張紙和一支鉛筆。這張紙是他在鎮上給人幹活得到的,鉛筆則是借的。林肯認真地對父親說:“我要給牧師寫信,請他來給媽媽舉行下葬儀式。”這位牧師是母親的朋友,所以林肯相信他一定會來。那天晚上,林肯先用家裏的練字木板寫好,經過幾遍修改,再抄到紙上。直到深夜,他總算寫完了這封信。信寄出大約一個月之後,牧師居然回信了。他說等地麵的雪融化,路上好走的時候就來。
那一天,牧師終於來了,在母親的墓前做了祈禱,然後與從四處趕來的人們一起唱了一首喪禮詩。這是一個既沒有教會也沒有學校的荒野之地,所以舉行一次葬禮實在是一件大事。
林肯每次回憶起這件事情,心裏總是在鼓勵著自己:“有些事,憑著自己的力量,是可以做到的!”
故事感悟:
成功是要靠自己去爭取、去努力、去拚搏。它既不是上帝的恩賜,也不是祖先的遺產,隻是成功者自己血汗的結晶,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勝利果實,充滿著辛酸,更多的也是收獲後的喜悅。
窮人的石頭湯
拚命去爭取成功,但不要期望最後一定會成功。
——帕布雷琉斯·塞魯斯
寒冷的冬夜,窮人敲開了富人家的大門。
“滾開!”仆人說,“不要想在我們這裏得到任何東西。”
窮人說:“隻要讓我進去,在你們的火爐上烤幹衣服就行了。”
仆人以為這不需要花費什麼,就讓他進去了。接著,他又請求仆人給他一個小鍋,以便他煮石頭湯喝。
“石頭湯?”仆人奇怪極了,“我想看看你怎樣用石頭做成湯。”於是仆人就答應了。
於是窮人揀了塊石頭洗淨後放在鍋裏煮。
“可是,你總得放點鹽吧。”仆人覺得少了一點什麼似的,就給他一些鹽,後來又給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後,又把能收集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湯裏。
最後,窮人邀請仆人喝一口他熬出來的石頭湯。仆人嚐了一口,大聲地誇獎窮人說:“你的石頭湯可真好喝!”
故事感悟:
故事中的窮人無疑是一個聰明的人,他敲開別人家的大門之後,並沒有開口乞討而是說要烤幹衣服,避免被別人拒之門外,至少是一個成功的開始。接著他想了一個方法讓仆人不自覺地上了他的當,煮一鍋豐富的石頭湯。他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很大程度上是他的方法與別人不一樣,他是用腦想問題而不是用嘴說話。
遺傳的記憶力
如果我們過分爽快地承認失敗,就有可能使自己永遠發覺不了我們已經非常接近於成功了。
——勞倫斯
記憶專家正在給一個女學生上課。
“記憶專家,我希望你不要指望你能改進我的記憶力,這是絕對辦不到的事。”
“為什麼?”記憶專家吃驚地問。
“這是祖傳的,”女學生回答他,“我們一家人的記憶力全都不好,爸爸媽媽將它遺傳給我。因此,你要知道,我這方麵不可能有什麼更出色的表現。”
記憶專家說:“小姐,你的問題不是遺傳,是懶惰。你覺得責怪你的家人比用心改進自己的記憶力容易。請坐下來,我證明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