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和沙哈爾老師的最後一節課。
回想我們竟用整半學期的時間來討論“幸福”,那麼多同學聚在一起,分享著彼此的心得和經曆,用從未有過的慎重心情來審視自己的內心,真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情!還記得沙哈爾老師第一次進教室的時候說過的話,他開玩笑說很多采訪過他的人有點點失望——因為他的形象不是那麼戲劇化,既不高大威猛也不是風流倜儻的魅力教授,但是,這學期的相處讓我們都深深地喜歡上了這樣一個真誠、實在而又嚴謹的人。
沙哈爾老師無疑也知道我們在最後一節課裏,並不期待什麼很大的驚喜,隻是要好好地回顧我們這學期的課程,讓昔日的那些鏡頭回放,讓我們記住這門改變人生的幸福課。
這門課讓我們學會了提問。提問並不總是正確,而是要學會用積極的方式去提出問題。因為你提出的問題會決定探究的方向,如果我們老是問消極的問題,諸如:“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失敗了”,我們就看不到每個人具有的偉大潛能;如果我們隻是問:“怎樣才能提升人際關係”,我們就看不到周圍的人身上的奇跡與力量。沙哈爾老師教會我們的提問方式是:“為什麼有那麼多成功了”,“我的伴侶有什麼優秀的地方”,“什麼事對我來說很有意義、能讓我開心?”我們的人生,就是在解答一個一個的疑問,提問是一切的開始,它的成敗取決於所問問題的質量。
還記得沙哈爾老師提到的偉大的教師柯林斯女士,她很相信她的學生,她的無條件的信賴鑄就了教育界的奇跡:那些被公認教不好的學生,最終走上了人生的正軌。
沙哈爾老師總結過,普通人和成功人士有兩大區別:一是,成功人士喜歡問問題,總想多學知識。他們謙卑、積極,這對於幸福感和自尊的培養都很重要;另外,他們相信自己。試問我自己是否擁有這兩點特質呢?也許,無論在哪一點上,我們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但是相信假以時日,我們也可以成為比現在更加幸福的人。
沙哈爾老師還鼓勵我們不要害怕失敗,在我們每個學生的心中,都會記得他說的,我們都是從嬰孩開始學步的,既然我們允許孩子在學走路的時候摔倒,就應該允許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誤,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去看待那些錯誤,從失敗中學習。
我們要去欣賞自己的愛人,去培養他,而不是尋找他。我試著學會對美好的人或者事物說謝謝,當我們懂得欣賞生活中的美好,欣賞人際關係中的積極因素,欣賞伴侶、朋友、同學的優點,美好之物就在慢慢成長。世界上本就沒有完美的個人、沒有完美的關係,關鍵是將我們的目光聚焦在好的部分,欣賞它們,它們就會升值。
擁有一切夢想之物,並不等於就擁有了幸福和快樂,美好的事物不能太多,美好的音樂不可以同時播放。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要去簡化自己的生活,對自己並不真正喜歡的事情說不,讓我們有更加多的空間和精力去感受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沙哈爾老師還教我們去培養人際關係,因為人不可能在孤獨中獲得幸福。而人際關係,是一門需要多花時間和心情去培養的學問,隻有通過交流,有時候哪怕是爭吵,才能讓彼此更加了解對方,在積極的交流中,人際關係得到了發展。
這節課讓我們重新愛是運動、愛上擁抱和冥想,我們在這門課上想要了解自己,展現自己,而不再追求去粉飾自己,讓自己看起來很酷很高深。從前的我是一個特別在意別人評價的人,但是沙哈爾老師告訴我:何必活得那麼累!做自己就好。
“想要世界發生怎樣的改變,就先那樣改變自己吧。”甘地的這句話,成為了我們這些躊躇滿誌的年輕人最好的座右銘。
從今天起,做個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