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來讀往

讀來讀往

讀者來信

尊敬的《銷售與市場》編輯部全體人員:

你們好,接觸《銷售與市場》雜誌已有數載,從原來的學術風格到眼下的潮流與模式的引領,都在潛移默化中帶給營銷人專業的視角和內容。之前也陸續發表了一些個人思索,勉強算得上同道中人。借《讀者來信》欄目,談談對本刊2014年第11期路長全老師的《隻想著索取你就走不遠》一文的讀後感悟。

文章標題便已印象深刻。“欲先取之,必先予之”這句話是看罷本文的最直接思考了。路老師以謙卑的思索,以身邊所見推及國內營銷行業,與人共勉。的確,眼下似乎所有人都認為營銷很好做,更有甚者認為隻要嘴皮子功夫厲害、文案寫得好就是營銷高手了,營銷似乎變成了最沒有技術含量和入門壁壘的一個圈子。有多少人都是圖著光鮮的形象、發財的捷徑去索取。我們的確缺少路老師所說的務實的態度、體係的思考和理論的凝結。這一點,行業前輩都在謙敏地反思,以策劃成名的葉茂中老師也在微博上發出了這樣的反思:“幹營銷24年,編了太多概念,不乏忽悠,傳遞了不少負能量,慚愧至極。從今天起挑企業挑產品,挖掘真正的好產品推薦給消費者,輸出正能量!”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帶著索取的心態,注定難以長久的成功。送人玫瑰,手上才會留下餘香。讓別人受益,自己才能有更大的福報!

周春燕

新概念、新模式的策劃者

真方法、真工具的推廣者

未來的營銷應該怎麼走?未來的產品營銷模式應該重內涵、更親民、更方便、更具價值感,去除豪華的包裝外衣,去除奢靡浮華之氣,從高利型向低利型轉變,從概念型向內涵型轉變,從短促型向穩健型轉變,從水泥型向鼠標型轉變,從裂變型向整合型轉變,從重模式向輕模式轉變。

——Jenny

王玉

以營銷趨勢為洞察視角

以消費者行為為關注重點

隨著阿裏巴巴的上市,中國互聯網流通、消費、零售行業的高潮已經到了,也快結束了。中國的“首富園丁”、一手締造了潘石屹和史玉柱財富傳奇的背後大佬——德意誌銀行亞太投行部主席蔡洪平指出,如果中國的互聯網全部都衝著零售消費——買便宜貨、求方便,我們的民族一定會完蛋,這是中國的“非改革紅利”。

——Sophie

寇尚偉

不迷信思維

隻相信事實

恒大賣水、小米賣電視,最近又聽說樂視要賣車了,這真是一個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時代!“無跨界不創新”正在成為這個時代的流行標誌,行業之間的邊界正在消失,屏幕之間的阻隔也在消弭,PC、平板、手機、電視,正在實現無縫連接。跨界融合時代,對手將變得更隱蔽,手段也將更具殺傷力,“降維打擊”往往一招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