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相聚(1 / 2)

伍子珩一身暗青竹葉紋箭袖長袍,遠遠站著,麵無表情地看了一會運河上開鑿的情況,轉頭折回不遠處修建的,給監工的官員暫住的屋舍。

打外邊看過去,不過是一排青磚黑瓦的房子,對於服勞役的百姓而言,自然是極好的房舍了,但如今在運河邊的官員,即使是最的監工,怕是也有個幾進的院子了,更別如伍子珩出身顯貴,這屋子可以是簡陋之極了。

除了伍子珩,朝中遣來監督管理的官員,稍微有頭有臉些的,都選擇在城中住著,偶爾想起才會過運河邊看看。

如伍子珩住在這些屋舍的,極少。

隻不過這些屋舍外邊看著簡陋,屋內的布置卻很舒適,看著不起眼,實則雅致講究。

伍子珩在書案邊坐下,6十二將點心擺上,黃澄澄的杏脯,一看正是出門前墨姝給他的,麵上柔和了幾分。

這一路上伍子珩閑下時墨姝的身影總是不經意就出現在心頭,想到這次回去給其過生辰的驚喜,還有丫頭言行舉止間透露出來的對他的好感,心裏就漲滿似春江水。

軟成一片。

伍子珩拈起一枚杏脯放入口中,低頭攤開桌案運河開鑿的施工圖,讓6十二將相關人員都請過來商議討論。

沒多久,旁邊的廳就聚集了十幾人。

除了當地管工程營造的官員,以及朝廷委派過來管理監督的京城來的人之外,還有從服勞役的民夫中選出來的工頭。對此,在場的官員都是不滿的,對兩工頭也非常鄙薄。

隻是晉國公府雖然伍立成賦閑在家,但伍大奸臣長久的積威,以及伍家多年經營的勢力,在朝中的影響力還是有的,因此這些人雖然心裏輕視不滿,這麵上卻不敢顯露半分,還極力奉承。

還有幾個當地確實想將開鑿運河一事辦好的官員,反倒顯得不卑不亢。

因為伍子珩看著淡漠,但是並沒有給這些官員使什麼絆子或者是收取好處。

在場的官員經過這一段時間與伍子珩的接觸,已經現這位伍家三公子是真心想將運河之事辦好的,不管伍家的目的是真想造福百姓,讓工程早日完成,免得死更多的人;還是想早點完成運河的開鑿,以得到皇帝的歡心,反正伍家他們惹不起,就老老實實按照伍子珩的意思辦事就行。

因此廳中的人討論工程之事,看上去都盡心竭力十分認真。

當然,好多人心裏其實也是不滿的。

運河這樣的大工程可是梁帝禦口親自指示的,油水自然非常豐厚,與此有關的官員都卯足了勁,想著從中撈好處,吃個腦滿腸肥。

之前這些官員也已經這麼辦了的。

但是自從伍子珩到這裏之後,嚴抓工程的進度,這些官員手也不敢伸太長免得耽誤了工期,能貪的相比以前就少了很多。

還好伍子珩不是兩袖清風到見不得別人偷拿一絲的人,否則逼急了,這些人還不知會鬧出什麼動靜。

隻是這些官員如今少了這許多油水,也心疼得不行,有些索性撂挑子不管了,想以此要挾伍子珩。

伍子珩怎會受這點要挾?隻作不知。

過了幾日,這些官員無可奈何地想回來繼續分一杯羹時,伍子珩輕描淡寫地告知他們可以回京都去複命述職了,這些官員才傻了眼,想起除了伍立成這奸相之外,伍子珩雖冷淡且失了兵權,但從前卻也是很得帝心的。知道這下運河沒他們什麼事了,幾個官員灰溜溜收拾行李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