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文用那半男不女的聲音讀完上述內容之後,還不忘說一句,包大人接旨謝恩了!
“臣包拯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萬歲!”
包拯伸手從那個前去開封府傳旨的莊文手裏接過那聖旨,一邊命人速將聖旨請去後堂將供奉起來,一邊伸手說了一句莊公公請坐!
待那莊文坐定之後,包拯才甩手坐在了一旁,一邊端起侍女剛上的新茶,一邊有意無意的同莊文閑聊了起來。
“莊公公,不知這讓開封府督辦太後一案,是皇上的意思還是公主的意思?”
包拯的話兒莊文又豈會不懂,如果是公主的的意思那就說明他們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如果隻是皇上的意思,怕是他們會擔心這裏麵有什麼。還好來的時候皇上有叮囑,如果包拯詢問,不管什麼都據實回答。看來對於這包拯,皇上已是深黯其脾性了。
“呃,是公主同皇上所議的結果,不過這尚方寶劍卻是公主為包大人向皇上所請,包大人可要慎用了。好了,咱家出來的時間也不短了,再不回去怕是萬歲爺要怪罪了,這就告辭了。”
該說的他已經說完了,再問下去隻剩下是他這個內侍不能說的內容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告辭離去卻是最好不過的選擇了。莊文能成為仁宗皇帝身邊的大太監,那可不會是普通的人哪!這太監成天圍在皇上妃子身邊轉,講究的就是一個心思千回百轉,同時還要有一顆七巧玲瓏的心,能隨時猜出主子心中所想。不然你是不會在宮中有立足之地的。
“既如此,請恕包拯不遠送了!這些許心意給公公添雙新鞋子。”
包拯一邊拱手相送站起身來的莊文,一邊從公孫策手裏接過了一個小方盒子遞到了莊文的手裏。
這人沒有不愛財的,不管是誰,就算清高如莊文,他也一樣脫不開那貪財二字,這樣的人呆在仁宗皇帝的身邊,還真不知道會是福還是禍了。
那莊文也不扭捏,伸手接過那個小方盒的同時,眼波一轉,抬頭迎視著開封府的眾人說了一句,“這開封府的心意,咱家還是可以收受的!謝過了。”
包拯等人聽他這話裏的意思,不由在心裏揣度是不是這位公公來之前已經受過什麼人的授意了。隻有公孫策心裏明白,這莊文雖然同其他宮中內侍一樣愛財,然而他卻有著他自己的原則,那便是隻取他認為可以收受之人的錢財心意。
“公孫先生,依你之見此事如何理解?”
待莊文走出開封府之後,包拯一轉身便問著身後的公孫策對這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是如何理解的。如果包拯今天有上朝,那麼他一定不會有什麼疑問了,隻是他現在隻屬於正四品,從三品的知府,要想上朝議政,他還需要再升一級,隻要變成正三品,他更可以堂而皇之的天天上朝議政。
“無解!既是公主之意當不會有什麼不妥之處,剛好可以借此機會試一下那三口鍘刀的鋒芒,看一下皇上那邊兒對此事會是一個什麼態度,如果他裝聾作啞不吭聲,那麼這三口鍘刀就是上可鍘王孫貴戚,下可鍘屑小之徒的禦鍘,定會比八賢王手裏的金鐧還要好用許多。”
公孫策的一席話讓包拯頓時明白了什麼,這一次怕是公主殿下要對那個還敢冒頭的陳世美下死手了。本來太後的猝死眾人就已經懷疑與那個突然出現的李宸妃脫不了幹係,這陳世美偏又出現在她的身邊,看上去似與她的關係不太一般。這怎麼不會引起公主與駙馬的注意呢?怕是此次查太後遇害一案是假,查辦陳世美是真呀!
但願這孝慈太後的死與李宸妃沒有關係,不然事情還真是會很難辦呢!
“展護衛可有什麼消息?”
包拯與公孫策對莊文帶來的那一個大餡餅唏噓完了之後,方才記起莊文來時那展昭也是甫進門。他外出查探所得的任何消息一直還沒能說將出來呢!
“大人與公孫先生所料絲毫不錯,那李宸妃的失蹤與出現的確與陳世美有著莫大的關係。原是龐文府中一個不死心的家奴不知從哪裏搞了一套開封府兵役的服飾,混進了開封府,又陰差陽錯的被排了當天同另外一人當值,他殺死了那天當值的府丁,給陳世美換上了那名府丁的衣服,又趁人不備帶著陳世美逃離了開封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