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能沒有原則,沒有了做人的原則,也就沒有了衡量對與錯的尺度,就會被人指責為不仁不義。做事也不能沒有原則,沒有了做事的原則,我們就不知道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那麼,你就很容易走入歧途,去做壞事,去偷、去搶。
如果你想做一個成功的人,首先要學會如何去做一個優秀的人,必須去掌握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和原則。因為,人在麵臨困難、壓力、誘惑、貪念時,總會產生一種“沒人會知道”的想法,很容易放棄自己的堅持,放棄做人做事的原則。
做人做事要有原則,該堅持原則時不要因大家的懷疑而放棄自己的見解,自己的態度。如果一個人不能辨別是非,不能在眾多的言論中保持冷靜,那麼這個人做人也必定很累,很失敗,很沒有尊嚴。
不論什麼事,讓所有的人都滿意是不可能的,一人一個眼光,一人一個看法。比如,你今天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就會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每個人都站在自己不同的角度上來看這個問題,所以得出的結論也完全不同。
曾有一位畫家,一直想畫一幅人人見了都喜歡的畫。他經過多日勞作,畫作總算完成了。於是,他拿到市場上去展出,並在畫旁放了一支筆,附言說:每位觀賞者,如果認為此畫有欠佳之處,均可在畫中標上記號。到了晚上,畫家取回了畫,他發現整個畫麵都塗滿了記號,沒有哪一筆不被指責。畫家十分不快,對這次嚐試深感失望。
後來,畫家決定再換一種方法去試試。他臨摹了一張同樣的畫再次拿到市場去展出。這一次,他要求每位觀賞者將其最為欣賞的妙筆都標上記號。當畫家再取回畫時,他發現畫麵又被塗滿了記號———那些曾被指責的地方,如今卻都換上了讚美的標記。
“哦!”畫家不無感慨,“我現在發現了一個奧妙,那就是:我們不管幹什麼,隻要使一部分人滿意就夠了。因為,在有些人看來是醜惡的東西,在另一些人眼裏恰恰是美好的。”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講都是如此,我們為人處世如果經常按別人的反應來作出決定,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行動,尤其是在向“成功”、“幸福”之類的美麗字眼跋涉的道路上,一切都要按照約定俗成的標準,那麼我們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什麼味道可言呢?
人的是非標準,善惡觀念是需要錘煉的,自己心中無標準,做人就不會有原則,沒有原則,就喜歡關心別人對自己的評論,關心別人說自己些什麼,有時還為此憂心忡忡,憂來憂去隻會苦了自己。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的大哲學家,對待流言飛語,他就曾自創過人生原則的三個篩子理論,即是否真實,是不是善意的,是不是重要的。
有一次,學生匆忙地跑來找蘇格拉底,邊喘氣邊興奮地說:“老師,告訴您一件絕對想象不到的……”
“等一下!”蘇格拉底毫不留情地製止,“你要告訴我的話,用三個篩子過濾過了嗎?”學生不解地搖了搖頭。
蘇格拉底繼續說:“當你要告訴別人一件事時,至少要用三個篩子過濾一遍!第一個篩子是真實,你要告訴我的事是真實的嗎?”
“我是從街上聽來的,大家都這麼說,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學生道。
“那就應該用第二個篩子去檢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應該是善意的,你要告訴我的是善意的嗎?”
“不,正好相反。”學生羞愧地低下頭來。
蘇格拉底不厭其煩地繼續說:“那麼我們再用第三個篩子檢查,這麼急著要告訴我的事,是重要的嗎?”
“並不是很重要……”學生心虛地說。
這時,蘇格拉底打斷他的話:“既然這個消息並不重要,又不是出於善意,更不知它是真是假,你又何必說呢?說了也隻會造成我們兩人的困擾。”
蘇格拉底就是這樣借由三個篩子,不輕信任何未經證實的人、事、物,既不做始作俑者,也不受人利用成為是非的傳播者。
為人處世應有些固定的原則,表現出自己的道德水準,如誠信、坦誠、耐心、積極等。這些都是伴隨我們一生的準則。這樣一個有原則的男人才能不斷地完善自己的人生和事業,成就自己的未來。而這樣的男人才是最有魅力的男人。
80後男生的小智慧
做人做事要有原則,該堅持原則時不要因大家的懷疑而放棄自己的見解,自己的態度。如果一個人不能辯解是非,不能在眾多的言論中保持冷靜,那麼這個人做人也必定很累,很失敗,很沒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