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愛打扮、包裝自己是女人的特性,其實男人也要注意包裝自己,給別人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
很多80後男生也許不明白為什麼要包裝?我就是我,為什麼要包裝自己?因為善於包裝自己的人更易成就自己的事業,更易成功。
那麼男人究竟該如何包裝自己呢?
首先,應該注重自己的衣著,這一點其實已是老生常談了。“人靠衣裝馬靠鞍”,人的價值雖然不全是由衣著來提升的,但和衣著息息相關。
猶太教裏有這樣的教誨:人在自己的故鄉所受的待遇視風度而定,在別的城市則視服飾而定。因為體現一個人外在的著裝一目了然,迅速給人留下一個完整的印象;而體現一個人的內涵則要通過長時間的觀察才可以得到。因此許多大公司對所屬雇員的裝扮都有“規定”,這是自己的形象,也是公司的形象。人們見你的第一眼,就根據你的穿著給你定了位。
一位企業家這樣說道:“在商界,企業家最初的合作看什麼?其實很大的成分是看衣著。有一次,我想開發一種新的產品,一位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個合作夥伴。見麵的那天,他穿著西裝,裏麵沒穿襯衣,隻穿了一件圓領衫,手裏拎著一個彩色手機。”
“我當時看著就很別扭。你想想,西裝是多正式的著裝,他弄了件圓領衫來配。典型的暴發戶形象,我當時就決定,不與他合作。後來,朋友說,他真的很有錢,而你正缺錢。我說,我缺錢不假,可是合作夥伴這個人才是主要的。出了錢,他就要參與,要管理,要與我共同決策,他的水平直接影響到我的生意,所以我不選擇他。”
當你還沒有開口說話的時候,衣服就是你的代言人,一個人的外在形象留給大家的潛在印象的差別是不可估量的。如果不想成為同行的笑柄的話,你的服裝必須合體;如果不想讓同行或客戶鄙視的話,你的服裝必須莊重;如果不想讓人看出你的性格或愛好的話,你的服裝必須是保守的、得體的。
所以說,人們在著裝上不能太隨意,這不僅體現你的形象,更有可能影響到你的前途。學會包裝自己,不僅可以讓人感覺到你對於別人的尊重,還會使你更容易進入社會的人際交往。
其次,應該從說話方麵“包裝”自己,學說普通話。因為隻有會說普通話,你才更容易與人溝通。
李某今年28歲,是一位偏遠山區的農民,他從來沒進過城,如今為了生意,他也學會“包裝”自己了,不但西裝革履,手握“全球通”,就連說話也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因為他在做生意過程中逐漸感到,一身老農打扮已適應不了時代的潮流,特別是滿口方言,常常把生意攪得泡了湯。於是,他開始下工夫學說普通話。有時跟著電視學,有時跟著廣播學,有時跟著身邊的人學。
由於他接觸的人越來越多,見的世麵也越來越大,現在他終於學會了說普通話。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好。
一般來說,中產階層和白領、金領們喜歡穿名牌服飾,而一般老百姓或是經濟條件比較差的人可能會受經濟的限製在服飾品牌上不太講究了。當然,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老百姓也開始穿上了名牌。但是無論是什麼時候,注重衣著的平等化尤其是圈子內部的平等化依然是一種社會交往的主流。
在社會空前進步的大環境下,如果想出席一個上層社會的聚會或參加商務談判,最好還是穿上西服或是其他正裝。作為社會的人,一個人的衣裝首先是穿給別人看的,穿給與你交往的人看的。在家裏你可以光著膀子,但在社交場合你必須有所講究,這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和禮節,另外也是為了取得與對方平等對話的資格和權利。
其實,任何“包裝”都是外在的,它可以和你的內在素質和修養水乳交融,而且它也必須由你內在的素養來支撐,否則任何“包裝”都將顯得蒼白無力而不堪一擊,並且還會成為東施效顰的笑話。
“包裝”也應該注意“度”,適度的“包裝”可以把個人的修養和魅力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而過度的“包裝”則會讓人覺得你不過是在玩弄騙人的伎倆,給人的印象會更加糟糕。
需要提醒的是,二十幾歲的男人要注重包裝,但不要把主要精力和心思花費在包裝上,而忽視了內在的、對自身修養的修煉和提升。
80後男生的小智慧
作為社會的人,一個人的衣裝首先是穿給別人看的,穿給與你交往的人看的。在家裏你可以光著膀子,但在社交場合你必須有所講究,這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和禮節,另外也是為了取得與對方平等對話的資格和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