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 言(1 / 1)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效率低下的例子。例如有些人隻知道一味地例行公事,而不顧做事的實際效果;他們總是采取一種被動的、機械的工作方式。在這種狀態下工作的人,往往缺乏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在工作中不思進取,敷衍塞責,總是為自己找借口,無休止地拖延……

另一方麵,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做事高效的例子。例如有些人做起事來注重程序,注重目標,他們在工作中往往采取一種主動而積極的方式。他們工作起來對目標和結果負責,做事有主見,善於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他們工作起來積極主動,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工作中出現困難的時候會積極地尋找辦法,勇於承擔責任,無論做什麼總是會給自己的上司一個滿意的答複。

舉一個例子來說吧,某公司的一位服務秘書接到服務單,客戶要裝一台打印機,但服務單上沒有注明是否要配插線,這時,服務秘書有三種做法:

1開派工單;

2電話提醒一下商務秘書,是否要配插線,然後等對方回話;

3直接打電話給客戶,詢問是否要配插線,若需要,就配齊給客戶送過去。

第一種做法,可能導致客戶的打印機無法使用,引起客戶的不滿;第二種做法,可能會延誤工作速度,影響服務質量;第三種做法,既能避免工作失誤,又不會影響工作效率。

顯然,第三種做法就是一個高效做事的例子。

高效能人士與做事缺乏效率的人的一個重要區別在於:前者是主動工作,善於思考,主動找方法的人,他們既對過程負責又對結果負責。而後者隻是被動地等待工作,敷衍塞責,遇到困難隻會抱怨,尋找借口。

另外,高效能人士不僅善於高效工作,同時也精通平衡工作與生活的藝術。他們既不會為工作所苦,也不為生活所累。他們不是一個不重結果,被動做事的“問題員工”,也不是一個執著於工作,忽視了生活,整日為效率所苦的“工作狂”。

一個遊刃於工作與生活之中的高效能人士,應當具備很多素質,比如“做事有目標”,“能夠正確地思考問題”,“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高手”,“重視細節”,“高效利用時間”,“勇於承擔責任,不找借口”,“正確應對工作壓力”“善於把握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善於溝通交際”,“擁有雙贏思維”等等。

本書從習慣培養入手,圍繞提高工作績效,時間管理,人際關係,保持身心健康,把握生活平衡,釋放壓力,控製憂慮等與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關的問題,提出了50個影響我們工作和生活效能的習慣,內容涵蓋最新職場工作理念,做事心態,解決問題的方法,交際藝術,職業形象設計等方麵內容。在書中我們對“高效能”的闡釋同時涵蓋工作和生活兩個方麵,在講述一個人如何提高工作績效的同時,我們對於如何處理工作與生活之間的矛盾,保持身心健康和充沛的精力也做了詳盡的論述。

一位哲人說過,“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做一名合格的高效能人士,我們就要養成正確的工作和生活的習慣,遵循本書所提出的50個習慣,你將收獲高效能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