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的話,韓景琛已經聽到耳朵快長繭子的地步了,就要開口打斷,卻聽到母親的語氣突然柔和了下去。
“這段時間,我和你爸爸也在反思。也許,這件事你沒有錯,是我們的想法太傳統太狹隘了。我們固然要考慮韓家的利益,但是也不能不考慮你的感受。你一向獨立,有眼光,你會這麼堅持選擇安安,一定是因為她身上有著令你認可的優點。”
韓景琛沒想到母親會在這個時候,說出這樣站在他立場上思考的話來,這個轉變來得太過突然,也令他太過意外,抵觸的情緒不由自主地減輕了許多。
握著電話的手微微握緊,心裏竟然有點想聽母親繼續說下去。
韓母通過電話,聽到景琛的呼吸從粗重變得柔和了許多,知道自己的話被他聽進了心裏,起了作用,不禁有些竊喜,悄悄和韓父比了比手勢。
韓父點了點頭,心情放鬆了許多,盯著韓母手裏的電話,眼裏也蘊含了更多期待的光澤。
韓母貼著手機,努力調節情緒,讓自己的態度聽起來更加懇切:“我們不了解安安,但是為了你,也是相信你的眼光,我和你爸爸都願意試著去了解她,接納她。如果她真是一個好女孩,我和你爸爸也不會執意阻撓,我們做任何事的出發點,都是希望對你好,希望你幸福,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
韓景琛聽著這番話,雖然始終沉默著,但心裏卻有點觸動。
這麼多年以來,他的父母從來沒有這樣站在他的立場考慮過什麼,也從來不曾在和他有分歧時,主動退讓過,改變過。這也是他為什麼,在後來每次發生分歧時,或者預料到會有分歧時,就幹脆不和他們溝通。
本來在祈安這件事上,他也沒有絲毫指望他們會做出改變。他隻要他們意識到祈安對他的重要性,不要妄想通過強製的手段改變他的態度,或是通過其他手段,破壞、影響他和祈安的感情就夠了。
沒想到,這一次,他們竟然會主動做出這樣的轉變。
和景琛的溝通,始終是韓父韓母心裏的痛。幾乎每一次,他們和景琛的對話都是被生硬地打斷、終止,提前結束。
他們之間的裂痕已經太大,能夠得到景琛這樣沒有表態的沉默傾聽,已經是一種難得的成果。
韓母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對自己的計劃更加有信心起來。
“景琛。我們在努力改變,努力站在你的角度思考,也希望你能夠站在我們的角度,多一些體諒。如果你是我們,一再看到關於安安的這些負麵新聞,看到韓家因為她而被攻擊、抹黑,遭到影響,蒙受損失,你又會怎麼想呢?”
景琛並非不願站在父母的角度考慮,是從前長久的反麵經曆,讓他早早放棄了這種想法。如果父母願意站在他和祈安的角度思考,願意嚐試接納祈安,他自然也願意付出同樣的努力,去理解,去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
景琛緩緩地深呼吸了一下,很多複雜的情緒湧上心頭,最終都被他排除掉,隻留下互相理解的部分,並基於這種心聲,調整了自己的態度。
“我知道在一些事情上,她還達不到你們的要求和期望,但是她的進步已經很快了,如果你們多給她一些時間,多給她一些包容和提點,她一定會以更快的速度,達到你們心中的期待。”
景琛的語氣雖然還帶著一點防備和生硬,但是態度,相較於以往,已經轉變得足夠平和了。
他知道,這次的事件,如果祈安再多小心一些、謹慎一些,就不會讓媒體有機會這樣利用抹黑。
他更知道,如果他早早就要求祈安,或者哪怕僅僅是提醒祈安,盡量減少和異性在公共空間相處的機會,避免被媒體利用,祈安就絕對會嚴格約束她自己,絕對不會讓媒體有任何的機會。
但是那樣,也會讓她同時失去從前習以為常的自由。
他不想用太過苛刻的標準和規矩束縛祈安。她還很年輕,也剛剛步入婚姻,他不希望讓她早早就過謹小慎微的生活,像一隻金絲雀一樣,在光鮮的外表下,過著沒有自由和快樂可言的生活。
他有足夠的能力撐起韓家,保障韓氏集團屹立在頂峰,他可以給祈安足夠的時間去摸索豪門媳婦的生活,去逐步成長。
既然如此,他就沒有必要過早地約束和要求祈安。更何況,祈安得進步很快,他有足夠的信心,祈安能夠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適應並成長到足以能夠平衡她的行為和她的身份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