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1)

在這個藍色的星球上,曾經有過無數的統治者,然而從未有一種統治者能夠像人類這樣,攀上史無前例的高峰,也從來沒有任何一種統治者像人類這樣,帶給今天的地球環境如此巨大的衝擊。

我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約占世界總種數的10%左右。複雜的地形、多樣的氣候、古北界和東洋界兩大動物地理區在我國交彙、我國未遭受第四紀冰川覆蓋,是形成我國野生動物多樣性的根本原因。

揚子鱷是一種古老的爬行動物,經曆了地質史上的冰川氣候和造山運動等大變化而幸存下來,在地球上存活至少1億年了。由於它的體型、構造和古代恐龍接近。因此被稱為恐龍的活化石。在20世紀50年代揚子鱷的數量還相當多,因被人們大量捕殺,再加上人口增多,占領了揚子鱷適宜的生存環境,導致揚子鱷迅速減少。目前揚子鱷數量已不足500隻,隻限於江蘇、安徽的長江南岸。還有更多的動物瀕危,掙紮在生死線上。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白鱘,同樣有著活化石之稱的娃娃魚,珍稀的水中哺乳動物白鰭豚,我國國寶大熊貓,我們人類的近親金絲猴等珍貴的動物,都有著不同的價值,是自然界賜給我們的禮物。可是,由於現代人生活富裕,把一些非常珍貴的野生動物抓來煮食或做成藥材來補身體,使得一些非常少見的野生動物已經麵臨絕種的危機,因此,一定要保護這些快要絕種的野生動物。

在自然界中漂亮的鳥類、動物可供我們人類觀賞,然而有些動物全身是寶,可使我們利用、治療疾病等,具有很高的價值。目前的狀況不僅僅是某些國家在保護瀕危動物,而是呼籲全世界的人們共同來完成。不但要保護瀕危的動物,對於在生活中、經濟市場利用量較大的動物也要加以保護和讓其種類繼續繁殖,才能讓我們長久利用。

在目前整個大生物圈中,某一種生物的滅絕都會引起嚴重的連鎖反應,這種連鎖式的生物物種滅絕危機正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基礎。那麼,換句話說,保護動物就等於保護人類自己。野生動物作為自然生態係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具有獨特的科學文化價值。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我們應該可以做得更多。從自身健康和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的角度,不要食用野生動物,要營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本書將帶你認識徘徊在瀕危邊緣的動物,了解各種動物對生存的基本需求以及它們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