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有那麼迷茫的一段時間,在那個時候可能你會常常會問自己,我為什麼這麼沒用,我為什麼想做什麼別人都說我不行,甚至有時候你可能會萌發輕生的念頭。
親愛的,不要怕,我們每個人存活在地球上的意義就是活著,隻要活著,沒有什麼不可能。對,nothingisimpossible.這是我在高中階段聽到的第一句英文,我把它定義為我高中奮鬥的目標,賀舒婷的《我憑什麼上北大》總是能在我困惑的時候給予我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衷心的建議,在人生迷茫期的同學可以看一下這篇文章。
前不久,我曾經看到過一段視頻,是一個外國人的演講,題目叫《每個人都會死,但不是每個人都曾活過》,英文翻譯是“everybodydies,butnoteverybodylives”,我覺得這句話說的很好,活著的時候我們應當思考活著的意義,並驅使我們自己去做一些讓自己不會後悔的事情,有許多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天感歎的是“自己沒有做過什麼”,而不是“我完成了什麼”。
為什麼會這樣呢?每個人都有目標,而我,在小學時夢想自己當舞蹈家,跳了一個星期的舞,覺得腿太疼了,他們明明舞姿那麼優美,為什麼會這麼痛苦!上初中時,我又迷上了畫畫,我讓母親給我買了所有畫畫的工具,素描紙、蠟筆、2b、彩鉛,總之一切應有盡有,但是因為家庭的原因,高昂的學費不得不讓我放棄畫畫。到了高中的時候,因為某些電視劇的原因,迷上了白大褂,渴望以後當個醫生,卻沒想到高考失利,與醫學院失之交臂。
有一句笑話,“我長這麼大,我唯一堅持的就是一直持之以恒的學習”。
每個人都會有樹立夢想的時候,但我們必須看清自身實際,考慮是否真的喜歡。如果我們真的想要成為我們夢想中的那個人,就必須拿出100%的努力,少一分都不行,理想不能摻雜一丟丟的水分。
何炅何老師曾經說過一段話,我到現在都記憶猶新,“即使你是一個有故事的女同學,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時,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願你比別人更不怕一個人獨處,願日後談起時你會被自己感動。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我是一名大學生,但我每天花費在學習上的時間不足一個小時,我突然開始思考我上大學的意義,我原以為等到大二結束之後再開始準備考研,時間是完全足夠的。而我因為機遇,從一個較好層次的大學學習回來,突然使我萌生了開始學習的念頭,雖然改變並不是很明顯,但我已經在努力了。當我看到比我優秀的人還在努力,我是沒有任何資格在這裏抱怨我的學習資源不夠好、我的學校教學設施不夠完善的,甚至可以說,我內心是十分拒絕這所所謂的大學的,或者說,它連個大學都算不上。我從心底裏不願意向它屈服,這個大學與我理想中的大學差的太遙遠,更不能說“退而求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