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我們還疏忽了在我們的生命裏有一處地方,需要我們像對待精致的器皿一般,經常地好好揩拭:那便是我們的心靈。很小的時候,聽說過有位母親給兒子洗澡很細心,每次都使浴後的兒於潔淨如一張無瑕的白紙。待這兒子慢慢長大,能獨立沐浴了,這母親就跟兒子說:媽媽能洗淨你的身體,但有一處地方媽媽卻洗不到,隻有你自己才能洗得幹淨,那一處地方就是你的心靈。
最需要擦拭是心靈。
人吃著五穀雜糧長大,免不了要接受種種欲望的誘惑。人的尊嚴和品格也終歸要被種種欲望所戕傷。經常揩拭自己的心靈,讓自己心靈的那麵鏡子永遠具有太陽的光澤,你就懂得怎樣以淡泊化解貪婪,以平和抗拒浮華,以擔蕩傲視挫折。可惜,每個人心裏的那麵鏡子不都是光潔如玉的。有些人心靈的鏡子可以呈現於陽光下接受世人的檢驗,而有些人心靈的鏡子卻隻配躲藏在心的陰暗處掩飾自已的渺小。經常揩拭自己心靈上的灰塵和汙垢也要有勇氣和毅力呢!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清心淡泊的古人尚能如此自勉,身處紅塵的現代人麵對人有生種種誘惑,經常揩拭自己的心靈,也就顯得至關重要了,不是麼?
揩——拭——心——靈。
心靈感悟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清心淡泊的古人尚能如此自勉,身處紅塵現代人麵對人生種種誘惑,經常揩拭自己的心靈,也就顯得至關重要了。不是麼?揩——拭——心——靈。
峭壁上的情人樹
一個金秋,我攜妻遊覽張家界,在一懸崖處,讀到一奇景:峭壁上長著兩棵樹,彼此緊相纏繞,卵形的綠葉,像手掌似的,共同托起一顆顆紅色的果實。
我問導遊小姐;“這是不是連理枝?”
“不,這是兩棵山裏紅,因為它們的形狀好像一對正在親熱著的情人,所以,我們稱之為 ‘情人樹’。”導遊小姐說,“它們的生命力極強,安於貧瘠的沙土,見縫插 ‘根’,彼此相依為命。”
這兩棵山裏紅,甘於貧瘠,把僅有的一點沙土,看作孕育新生命的搖籃,彼此相親相愛,相依相偎,迎來日出,送走晚霞。愛,並不是需要許多許多,正如美麗的夜色,並不是非要滿月,有時候,隻需要香蕉那麼大小,或僅有幾點星光,就足夠讓人心醉意迷。
二十年前,我的一位表兄,被上山下鄉的尾潮,衝向了一個窮得叮當響的山旮旯。不久,表兄和一位漂亮大方、賢慧溫柔的村姑情投意合。表兄生日那天幾位知青朋友買了禮物前來祝賀。這位村姑也很想為心上人買一件精致的禮品,然而,她一文不名,隻好采一朵野生康乃馨,以表達自己的一片愛心。村姑內疚得流下了淚水,表兄將她摟在懷裏撫慰地說;“有了你,我還需要什麼呢?隻要能相知相愛,哪怕是一滴真心的淚水,也足夠我品茗一輩子。”
然而,一些現代家庭,卻缺少這種溫馨浪漫、情韻盎然的逸致。他們隻一味地追求進口的彩電,豪華的冰箱,高檔的空調,新潮的家具,巨額的存款……相對於物質來說,屬於心靈的東西太少了,哪怕是一瓣輕吻,一句晚安,一份心緒……“貧賤夫妻百事哀”,這一句俗語,左右了中國幾千年的婚姻史。實際上,愛情和貧富貴賤,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貧富貴賤,各有不同的標準和定義。愛情的幸福與否,全在自己的意念,不論是百萬富翁,還是一貧如洗;不論是帝王將相,還是黎民百姓,隻要有峭壁上那兩株山裏紅一樣的心境,就能盡享愛情的甜蜜,人生的真味。……所以,沒有彩電不要緊,一台黑白也行,隻要每一個靜謐的夜晚,能與心上人一起輕言淺笑,對電視節目評頭品足;沒有旅遊費用不要緊,一條小路就行,隻要每一個迷人的黃昏,能攜心上人並肩漫步在梧桐樹下,或走上都市天橋,讀車水馬龍,或走上流水小橋,看山青霞紅……人就是這樣,你送給她整個春天,說不定她享受不到溫馨,隻需那麼秀麗有一朵,她就擁有了生活的靚麗;你送給她整個蘋果園,說不定她品味不出甜蜜,隻需那麼燦爛的一個,她就飽嚐了人生的甘露。
人生不就是這麼規律麼?
心靈感悟
人就是這樣,你送給她整個春天,說不定她享受不到溫馨,隻需那麼秀麗的一朵,她就擁有了生活的靚麗;你送給她整個蘋果園,說不定她品味不出甜蜜,隻需那麼燦爛的一個,她就飽嚐了人生的甘露。人生不就是這麼個規律麼?
弱者的力量
在科羅拉多河畔的一個山坡上有一株大樹,屹立在那裏已有400多年曆史了。在漫長的歲月中,它曾先後遭受過141次雷電的襲擊;4個多世紀以來無數次的雪崩和風暴它都傲然挺過去了。它巍然聳立在山上,不曾畏懼過一切強暴,可是在一群很不起眼的昆蟲的攻擊下,它卻倒下了!這些昆蟲噬透它的樹皮,蛀空它的樹心,用它們微弱的然而不間斷的進攻,最終徹底瓦解了它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