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對人要厚,對事要黑——把握好做人的厚黑尺度(1)(1 / 3)

成功做人非有“厚黑”的功夫不可。如果為人內向靦腆,不能忍受各種在處世交往中的屈辱,過於顧及自己的虛榮心,就不可能抓住機會顯示自己;主張“厚黑”,我們絕不是強調在世間行奸使惡,隻是為了每一個人以合適的方式在一生中贏得真正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對事要黑,就是保持原則,力求公正;對人要厚,就是懂得人情,順應人意。我們一定要把握好做人的厚黑尺度,否則隻會適得其反。

1.來點厚黑手段,樹立硬派形象

做人金典:樹立一個硬派形象,老鼠也要發發威,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

在民間流行著這樣一句話:“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眾所周知,生活中一些蠻橫霸道的壞人之所以能夠得意一時,就是因為社會上老實的人太多。他們作威作福、發火撒氣往往找那些軟弱的人,因為他們清楚,這樣做並不會招致什麼值得憂慮的後果。在我們身邊的環境裏到處都有這樣的人,他們看起來軟弱可欺,最終也必然為人所欺。因為一個人表麵上的軟弱事實上也助長和縱容了別人侵犯他的欲望。

所以,你應該懂得一點厚黑,但要適當地把握尺寸。人是應該有一點鋒芒的,雖然在待人處世中沒必要像刺蝟那樣全副武裝,渾身帶刺,至少也要對某些事有一定的手段來應付,讓人覺得你不是一個窩囊廢,特別是對那些故意刁難你的人和事,你隻能是“以惡製惡”。

樹立一個不好惹的硬派形象,是確保自己不受欺侮的一條很重要的略帶厚黑色彩的處世技巧。這一形象在時刻提醒別人,招惹你是要承擔後果並付出更大代價的。

南方某地一個集貿市場上,有一個潑皮無賴,在小鎮的農貿市場上為非作歹、為所欲為。最令人氣憤的是,他總是拎了這個攤位的雞,又拿了那個案子上的肉,卻總是不給錢。誰要向他討,他就說先賒著以後一塊兒給。可誰真向他要時,他便會大打出手,或是想法子弄得你無法在此地待下去。

然而有一天,這個無賴卻碰到了厲害人物。一大早這個無賴就來到市場上,他走到一個豬肉攤前,用右手點著一塊肉要攤主割下來給他,那位攤主也是位青年,聽他一說,二話不講,操起刀就在案子邊的條石上霍霍地磨了起來。這個無賴見此,也隻好站在那兒等著。此時,攤邊上的人開始聚攏過來,一半是看熱鬧,一半是想親眼目睹一下這個無賴如何橫行霸道。豈知,這位攤主磨了好幾分鍾刀還沒有罷手。此時,無賴急了,張口就罵,要攤主快點兒。隻見這位攤主不慌不忙地應了一聲,把磨得鋥亮的刀往陽光下一擺,一道寒光直照到無賴的眼睛上去。無賴心中一驚,不由得打了一個冷戰。他又催攤主趕快割肉,但語氣明顯緩和了一些。攤主拿著刀,對著這個無賴想要的那塊肉砍下去,隻聽“刷”地一聲,一大塊齊整整的肉就被割了下來。更令人叫絕的是,也就這一刀,把肉中連著的骨頭也齊齊地砍斷了。見此情形,這個無賴心中又是一愣。然而,事情還沒有完,攤主把肉砍好之後,並不是像往常那樣,把刀擱在案子上就算了,而是出乎意料地朝身邊幾尺遠的一塊木板上扔去。隨著“啪”地一聲響,那把剁肉刀便插在木板上,與其他幾把並排,排列得非常整齊。同樣令人奇怪的是,這回無賴並沒有像往常那樣拿起肉揚長而去,而是叫攤主稱了稱,乖乖地如數把錢交了。

故事中無賴是厚黑角色,而攤主則是以厚黑治厚黑,難怪無賴隻能服輸了。

究竟是什麼力量使攤主在默默無聲中征服了無賴呢?看了這個小故事,人們自然會想到那把刀,以及攤主熟練的技藝。但是,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的是:通過某種形式、某種物品、某個動作,給惡人一種暗示,自己絕對不是好惹的,更不是好欺負的。實際上是在告訴小人,一旦被逼急了,羔羊也會變成猛虎的,“兔子急了還會咬人”,更何況人!這裏,雖然沒有明火執杖的對抗,沒有拳腳相加的衝突,但它也是一種較量,是一種力量、意誌和人格的顯示。在必要的時候,你可以用正當的震懾手段,顯示自己的威力和尊嚴。

一個人在世俗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樹立自己的威嚴是很必要的,至少可以讓你不會無緣無故地受人之欺。當然你不必現還現報,立竿見影,隻要能抓住一兩件事大做文章,讓冒犯者見識到你的厲害,就能收到一種“殺雞給猴看”的效果,起到某種普遍性的威脅作用。

塑造硬派形象就是要你在平時注意展示你雄厚的力量,比如,令人羨慕的專業本領、廣泛的人際關係、神秘莫測的人脈等,這些都會在周圍的人群中造成一種印象:你是一個能量巨大的人,不發威則已,一旦發威則後果難當。所以,人們一般不敢輕視這類人物,這種形象的人也很少受氣。

所以,關鍵時刻運用點厚黑之道,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但要把握好尺寸,絕不能過頭。

2.把醜事辦得看上去也很美

做人金典:把一些醜事或難辦的事,辦得也很冠冕堂皇,就是本事。

辦一些難處理的事或者關係,需要用特殊的手段。表麵上和和氣氣,仁至義盡,但實際上卻是厚黑至極。正所謂讓一些醜事看上去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