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初歡兒不走這條路,也許今日她們遇到的會是另外 一個場景。
她們又跑了兩個地方,最後才找到了合適的布紡,這家布紡雖然不是大作坊,東西做的卻很是精致。偏生她要的做婚紗的料子,要即輕而且薄。
問了價格,竟然比其他的布紡價格稍微高了一成。
所謂一份價格一份貨,沈安安一看這布料和自己想象中差不多,很是喜歡,當即就下了訂單。
這家布紡乃是一家三口組成的小作坊。父母年紀也不大,兒子大約十幾歲的樣子,三口之家都是勤快之人,而且很懂得經營之道。
說話十分謙虛有禮,沈安安暗暗覺得,若是以後能找這樣的人,做合作夥伴倒也是件幸事。
隻是這家作坊,都是手工製作,料子不是很多。這次也僅僅夠她做件婚紗的,多出來的布料,大概隻夠兩個人做衣裳。
“這位大伯,像你們這樣的布料,可否能多做一些,我後麵還要。”
“這已經是我們兩個月的產量了,再要加量,隻怕是沒這麼快。”
沈安安點了點頭說,暫時就要這麼多,並且告訴他,後麵他們可以繼續做,萬一她那邊不夠,再來取。
那位老板也點頭應了。
讓沈安安沒有想到的是,她竟然在這家布紡發現了很少量的蠶絲。這些絲綢做的雖然有些粗糙,可是已經有點像那麼回事了。
如果進行改良下,說不定能做出像後世那樣上好的絲綢。
其實絲綢之路,在中國很早就有了。從西漢張騫開始出使西域,就有了最早的一條絲綢之路。隻是沈安安穿過來的這個大宋,經濟似乎比古代曆史上慢了那麼個上百年。很多東西都沒有出現過。
至少她目前沒有看到那個人穿著絲綢做的衣裳,基本上都是麻布和棉,還有不少皮革製品。但是皮革隻限於那些動物皮毛。
“請問大伯,你們也懂養蠶嗎?”
“你難道也知道蠶娘?”
那人想是沒想到沈安安如此年紀,就懂這麼多。她不但隻身前來,甚至於很有眼光的樣子。
“能否給我看看,我以前看別人養過。”沈安安回道。
那位老板似乎猶豫了一會,最後還是讓沈安安去看了。大概看得出沈安安是出自善意,並非歹人。手裏做出請的姿勢:“小姐請!”
隨即沈安安走進一個略小的房間裏,房間裏的溫度比外麵高出好幾度。然後她在一個圓形的小畚箕裏,放著為數不多的野蠶。
隻是這些野蠶十分的瘦弱,看著也是有氣無力的。其中有幾隻蠶甚至於身上還有很重的黑斑,有幾隻已經死掉,都是那種身體發白僵化掉的那種。
“黑白斑病?大伯可有給你的這些蠶消毒。”
“沒有,就是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們帶回來還是好好的。”
沈安安估摸著他們這些蠶種也是從外麵弄回來的,不然這個時候這裏可弄不到這些蠶種。因為天氣太冷了,這些蠶還沒孵出就會被凍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