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金銀無彩,生死同價(1 / 2)

央曆一三年,逢暑。央國往東,得兩處兵家絕佳之地,最是適合匪寇窩集,可謂天成。地屬東陵,隔望西蜀,此二山,一曰金光,朝陽蒙顧天下彩,仿若鍍金地上寶,山形峻巧可布險,腰肩平闊才聚氣。一喚銀明,月照夜明嫦娥望,山高水遠伯牙居。世間好景皆遜色,不似此峰日月明。山下附近居民口雜,卻也有“盛世銀明府,兵荒金光窩”之傳。話雖不雅,但也看出近地村民對此二山的看法,好的世道,最享受的事情莫過於在銀明峰上建築府邸,縱覽天下景,橫行晝夜白。而在亂世,三五人往金光嶺成窩,可保清淨。百來人齊聚,可免受兵荒。可眼下這世道,五國十城,盛世尚遠,亂世不至。或可說當下時局,表雖波瀾不驚,內則風起雲湧。

再說回這金光嶺眾人,見銀明峰大舉來犯,尋常嘍囉早是熱鍋上的螞蟻,便是那寨裏坐得上交椅的好漢,現下多半是故作鎮定。一群好漢手足無措,實在沒得辦法。可就在此時,一年方十六小子說有退敵之策,煞是好笑,卻也無人笑的出來。這小子自然是王城,莫被這少年模樣欺騙,“上輩子”人可是地地道道黑道大哥。這裏邊多少故事可是無人知曉。

說回這大義堂內,少年王城躬身抱拳,道:“今銀明峰大舉來犯,敵兩倍於我,這一戰若敗,鳩占鵲巢,有妻兒老小的必受奔波勞累,全身而退尚是問題,山下通緝字正畫明,是勢守家園還是臨危脫逃大家自己掂量。“

二當家那紅臉濃髯,煞是凶狠,說:“道理誰不比這廝小子清楚,如今對方圍而慢攻,分明是步步為營,以此擾我等心誌。若我說,擒賊擒王,不如我帶三五好漢,殺出一條血路,宰了那廝。“

辛九同歎道:“匹夫之勇,怎可掛齒。”

王城繼續說:“如若戰,必死戰,戰且必勝。既然各位好漢都有如此決心,我也不必廢話。”言畢掏出金光嶺山形圖,擺放置桌上,“銀明峰人多勢眾,步步逼進,不可正麵退敵。若由大當家正麵率眾佯攻圖圍,二當家領一小隊側翼殺出,於敵後放火燒山,所謂破釜沉舟,在此一役。“

二當家正要反駁,大當家揮袍抬手,搶先道:”時值存亡之際,此法當是妙計,不必多言,我在此可穩固軍心,率眾強守,二弟突圍後縱火燒山,如此一來,敵方唯有速戰速決,可金光嶺別的不敢說,誓死頑抗不在話下,敵人久攻不下,必方寸大亂,二弟再裏應外合。妙計,妙計。“

王城道:”隻是一點,大當家盡可往山腰印光潭方向逼近。“說是妙計,其實不然,縱火燒山或有退敵可能,但也隻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算不得妙計。可眼下,沒別的路子可走。辛九同明白這點,那麼唯一的計策,再不濟都是妙計。

如此辛九同一番布置,率眾提槍往外衝殺。恰見得山腰人雜路亂,一眾匪寇也是毫無陣型可言,提刀便殺,抬手便斬,血流而下,真是好不悲壯。金光嶺這邊辛九同一人當先,萬夫莫近,極是英豪,手下嘍囉也是誓死捍衛領地,當然,銀明峰一眾也是攻山力乏,雖有些許不敵,但好在人多勢眾,前一人未到,後兩人刀至,可謂是步步進逼,眼下這戰況,雖說膠著,雙方有來有回,不分上下,可辛九同與王城明白,再拖上半個時辰,己方必定力竭潰敗,兵敗如山倒不過一瞬。正是萬分緊張時刻,咋見敵後濃煙陣陣,隱見火光蔓延。再轉眼,身後三五處,煙火滾滾。銀明峰寨主黃昊然見狀,雖說經風曆浪無數,鎮定非常人可比,可這一臉橫肉也是微微一顫,莫看肥胖身形,武功自是不俗。可眼下,兩方對峙絕非一人武力所能改變。心中明鏡一般,沉思:這金光嶺一眾可是真狠,敵後縱火便是打算決一死戰,當下隻可速戰速決,一鼓作氣拿下自然最好,否則反受其亂,軍心必然動蕩,眼下如何是好,難道真要拚死在這金光嶺?

王城望向辛九同,道:”叔叔,可敢再信小子一次?“

辛九同已然覺得此子不凡,問道:”如何行事?“

王城走出眾人堆,立在陣前,抬頭直視黃昊然,:”黃寨主,你銀明峰雖人多。可未必勢眾,眼下大火燒身,拚下去隻會兩敗俱傷。如其雙方一死一傷,不如一勝一降。以為如何?“

”真是笑掉大牙,是金光嶺無人,唆使一毛頭小子前來遞話。“黃昊然朗聲大笑,卻要繼續說話。

王城高聲打斷,”你還沒發現麼,我已經為自己贏得了發言的資格。“黃昊然可不是蠢人,聽這話,便知這等魚死網破之狠辣手筆出自何處。也確實,若不是這番境況,黃昊然何須聽這小兒信口雌黃,直接衝殺掠地。

”好,大好,你確實贏得了說話的資格。隻是你說要麼一死一傷,要麼一勝一降,這拚下去,我銀明峰或有贏麵,可這一旦降了,便再無翻盤可能。我如何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