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做事之前,先擺正心態(1)(2 / 3)

她原以為至少要挖一天,不一會,石頭就被挖出來了,看上去這塊石頭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大,隻是不少人當初被那個巨大的外表蒙騙了。

你覺得石頭大、石頭重,便不會有搬動它的信心,更不會有去搬它的行動。蒙騙人的不隻是事物的外表,還有你消極的心態。要改變你的世界,首先必須改變你的心態。如果你的世界沉悶而無望,那是因為你自己沉悶無望。

其實,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說:“公司從成立開始就是這樣,如果還能改進,那些老板、董事、經理人早就做過了,還用得上我嗎?”或者“天那麼高,哪能上去啊,想都別想了,還是老實呆在地上吧!”……如果大家都這樣想,恐怕世界上就沒有知名的企業,因為沒有人敢改革,敢創新;世界上也不會有技藝精湛的廚師、技工、演員、作家,不會有天文學家,不會有飛機、火車、輪船的發明,因為一切都很困難,困難得讓人不敢想。

另外,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抱怨,說上天對自己多麼不公平,未能給自己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從而導致自己一直碌碌無為。那麼,人生的結局真的是由於外界環境所造成的嗎?

當然不是。正如世界著名潛能學大師安東尼·羅賓所說:“影響我們人生的絕不是環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我們持什麼樣的心態。”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位老太太找了一個油漆匠到家裏粉刷牆壁。油漆匠一走進門,看到她的丈夫雙目失明,頓時流露出憐憫的目光。可是男主人開朗樂觀,所以油漆匠在那裏工作的幾天,他們談得很投機:油漆匠也從未提起男主人的缺陷。

工作完畢,油漆匠取出賬單,老太太發現比原來談妥的價錢打了一個很大的折扣。她問油漆匠:“怎麼少算這麼多呢?”油漆匠回答說:“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覺得很快樂,他對人生的態度,使得我覺得自己的境況還不算最壞。

所以減去的那一部分,算是我對他表示的一點感謝,因為他使我不再把工作看得太苦!”

油漆匠對這位太太的丈夫的推崇,使她流下了眼淚。因為這位慷慨的油漆匠,自己隻有一隻手。

殘者尚能對生活如此樂觀,那麼我們正常人呢?

其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幸,諸如親人不幸死亡、朋友分手、身患重病……但你需要知道的是,這一切於你都不重要;於你都不會構成致命的創傷。

最致命的創傷來自我們自己心靈深處,是我們的心靈導致我們絕望:隻要我們放棄絕望的思想,而是換一個角度想問題:

親情阻斷黃泉路,難道還能尋回來麼?

有情有緣而不能相伴終生,莫若及早分開,痛碎心也沒必要。

無緣是路人,遲早要分手,為什麼要死守不放?

這樣想,就會豁達起來,發現陽光依舊照耀著你,月光仍然愛撫著你。如此看來,痛苦或是快樂完全取決於你的一念之間。

事實也的確如此,人的心態決定你是否快樂,心態的改變,就是命運的改變。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我們這一代人最重大的發現是:人能改變心態,從而改變自己的一生。”的確,人生的成功或失敗:幸福或坎坷,快樂或悲傷,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人自己的心態造成的。

朋友們,我們可千萬不要因為心態而使自己成為一個失敗者。讓我們從現在起,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保持積極的心態,讓整個的身心都充滿勇氣和智能,把挫折與失敗當成學習的機會。這樣,我們就能早日戰勝自我,超越自我,到達成功的彼岸!

無望的心態每時每刻都暗示你去失敗,失敗是你蓄意指示自己的結果。如果你的心態積極,你就會有熱情、有信心、有智慧……有一切,自然也有成功。

3.播種積極的種子,收獲成功的果實

一個人,如果要開創成功的事業,就要抱著必勝的心態去為之奮鬥。當我們對於事物產生懷疑時,隻有一個信念可以幫助我們,那就是——期待最好的結果。

眾所周知,在這個世界上,成功而卓越的人畢竟是少數,而失敗平庸的人肯定是多數。成功而卓越的人活得充實、自在、灑脫;失敗而平庸的人則過得空虛、艱難、委瑣。那麼,情況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呢?我們不妨仔細地比較一下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的心態,特別是他們在關鍵時刻的心態,將會十分驚訝地發現:在這種時候,由於每個人心態的不同,其各自的命運與事情的結果會是怎樣的不同。

在推銷員中一直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歐洲的兩個推銷員到非洲去推銷皮鞋。由於天氣炎熱,非洲人一直都是赤著腳。第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這個樣子,立刻失望起來,他想:這些人都赤著腳,怎麼會買我的鞋呢?於是他放棄了努力。而另一位推銷員看到非洲人都赤著腳,則不禁驚喜萬分,在他看來:這些人都沒有皮鞋穿,這皮鞋市場就大了。於是想盡一切辦法,引導非洲人購買皮鞋,最後他自然是滿載而歸。

我們不難看出,這就是不同的心態所導致的不同的結果。同樣是非洲市場,同樣麵對赤著腳的非洲人,由於不同的心態,一個人灰心失望,不戰而敗;而另一個人則滿懷信心,大獲全勝。

麵對同樣的機會,積極心態有助於人們克服困難,發掘自身的力量,幫助人們踏上成功的彼岸。養成消極思維的人則會看著機會漸漸遠去,卻不會采取行動。消極心態會在關鍵時刻散布疑雲,使人錯失良機。

消極心態與積極心態一樣,也能產生巨大的力量。有時候,消極心態的力量還有可能大於積極心態的力量。我們不僅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和利用積極心態的力量,也應該極力排斥消極心態的力量。

有一個一文不名的年輕人,有一天對他的所有朋友大膽地說:“總有一天,我要到歐洲去。”坐在他旁邊的朋友一聽此話便笑了起來:“聽聽,這是誰在說話呀?”

但是,到了20年之後,這個年輕人果然帶著自己的妻子去了歐洲。

年輕人當時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說:“我非常想去歐洲,但我恐怕永遠都花不起這筆錢。”他的心裏抱著積極的、堅定的希望,這希望和積極的心理暗示給了他極大的動力,促使他為了要去歐洲而有所行動。

如果你首先放棄了,你一開始就說“不行,我花不起,那筆費用對我來說太昂貴了,我恐怕永遠都做不到。”那麼,事情一定會像你所想的那樣,一切都會停頓下來。你的希望沒有了,你的心智遲鈍了,你的精神也消失了,久而久之,真的就會讓自己相信事情是不可能辦到的。

障礙與機會之間有什麼區別呢?關鍵在於人們對待事物的態度有所差別。被譽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的亞伯拉罕·林肯說過:“成功是屢遭挫折而熱情不減。”積極的人視挫折為成功的踏腳石,並將挫折轉化為機會。消極的人視挫折為成功的絆腳石,讓機會悄悄溜走。

看見將來的希望,就會激發起現在的動力。消極心態會摧毀人們的信心,使希望泯滅。消極心態像一劑慢性毒藥,吃這服藥的人會慢慢地變得意誌消沉,失去動力,離成功越來越遠。

消極心態不僅想到外部世界最壞的一麵,而且還會想到自己最壞的一麵。他們不敢企求什麼,因而往往他們的收獲也很少。遇到一個新的想法或觀念,他們的反應往往是:“這是行不通的,從來沒有這麼幹過。沒有這主意不也過得很好嘛?我們承擔不起風險,現在條件不成熟,這不是我們的責任。”

也許下麵這個故事可以從反麵教你這一點。

故事來自美國的一個州,那裏是用燒木柴的壁爐來取暖的。有一個樵夫,他給一人家供應木柴已有兩年多了。樵夫知道木柴的直徑不能大於18厘米,否則就不適合這家人特殊的壁爐。

但有一次,他賣給這個老主顧的木柴大部分都不符合規定的尺寸。

主顧發現這個問題後,就打電話給他,要他調換或者劈開這些不合尺寸的薪柴。

“我不能這樣做!”樵夫說道,“這樣花費的工價就會比全部柴價還要高。”說完,他就把電話掛了。

這個主顧隻好親自來做劈柴的工作。他卷起袖子,開始勞動。大概在這項工作進行了一半時,他注意到有一根特別的木頭,這根木頭有一個很大的節疤,節疤明顯是被人鑿開又堵塞住了。這是什麼人幹的呢?他掂量了一下這根木頭,覺得它很輕,仿佛是空的。他就用斧頭把它劈開,一個發黑的白鐵卷掉了出來。他蹲下去,拾起這個白鐵卷,把它打開,吃驚地發現裏麵包有一些很舊的50美元和100美元兩種麵額的鈔票。他數了數,恰好有2250美元。很顯然,這些鈔票藏在這個樹節裏已經有很多年了。這個人惟一的想法是使這些錢回到它真正的主人那裏。

他抓起電話話筒,又打電話給那個樵夫,問他從哪裏砍了這些木頭。這位樵夫的消極心態維護著他的排斥力量。

“那是我自己的事。”這個樵夫說,“如果你泄漏了你的秘密,別人會欺騙你的。”對方雖然做了多次努力,還是無法獲悉這些木頭從哪裏砍來的,也不知道是誰把錢藏在樹內。

這個故事說明,具有積極心態的人能發現錢,具有消極心態的人卻不能。可見,好運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是存在的。然而,以消極心態對待生活的人會讓好運失之交臂,具有積極心態的人才能抓住機會,獲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