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3 / 3)

沒有答案,隻是不停地繼續往前走。歲月是一個最神奇的魔法師,它會用時間這塊巨石把一切都磨去了棱角。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鬱悶是由我們的職業帶來的,比如官場上的升降、生意場上的賠賺、競技場上的輸贏等等。職業於人是一種慣性,比如出台、出鏡慣了的藝人,如果暫時失去了“秀”的舞台和空間,聽不到掌聲,沒有了追星族的瘋狂追逐,媒體也不再對他們感興趣,肯定會失落、鬱悶得一塌糊塗,這時候吃什麼都無味,失魂落魄地找不著自己;又比如老板,無論賠賺,總是有生意纏身,這一筆賠了,下一筆再賺,心跳的刺激是老板們的職業興奮劑。可是如果突然間沒有生意可做,從一個日理萬機、忙得老婆想見一麵都難的狀態中閑了下來,空了下來,那種無事可做、沒著沒落的感覺真比殺了他們還難以忍受。職業慣性的終止,經常是他們鬱悶的開始。

鬱悶的人,其實並不缺少美食,也不缺少親情,身體還算健康,可是鬱悶卻讓內心瘋狂,寢食難安!於是我突然想到,其實鬱悶也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就像血液,它流淌在我們的血管裏;就像影子,時時刻刻跟在我們的身後。或許,這才是鬱悶的本質。

明白了這一點,便不要再為鬱悶而鬱悶了。有一首小詩很令我心動,或許可以給我們化解鬱悶,在此提供給讀者朋友們做一個參考:掉落深井,大聲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頭,才發現水麵滿是閃爍的星光我總是在最深的絕望裏,遇見最美麗的驚喜……

別讓鬱悶纏身

“鬱悶”就像一隻無形的手,總是如影隨形的跟在人們身邊,伺機伸出它的魔掌。一項對全國12.6萬大學生的調查顯示,其中20.3%的大學生有掉落深井,大聲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頭,才發現水麵滿是閃爍的星光我總是在最深的絕望裏,遇見最美麗的驚喜……心理問題。清華大學學生劉某用硫酸潑傷動物園裏的黑熊,引起社會輿論的關注,驚呼“大學生怎麼了?”

北京大學心理係博士生導師王登峰指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集中在自我認識、自我評價和人際關係等方麵,他們學習壓力較大,但生活自理能力較差,難以妥善處理好時間支配和自我控製等問題,常常由此帶來煩惱,並影響情緒。

有一位理科生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學習上,成績卻隻是勉強及格,而他的室友不但輕鬆獲得好成績,還能在托福考試中取得滿分。麵對如此懸殊的差距,他感到非常鬱悶。

“年輕人出現心理問題,全社會都有責任。”有13年專職心理治療經曆的方新醫生說:“中國這幾年變化太快了,經濟發展的同時,人們感到對生活無從把握,從而引發強烈的焦慮情緒。”

“學生的壓力甚至可能來自父母,”方醫生說,“由於計劃生育,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寄予了太大的期望,這種過分的愛是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這將是長期而艱巨的過程,”方醫生說,“看著年輕人從內向外重新煥發出生命的光彩,是醫療人員的真正成功。”

“馬加爵事件”的警鍾

2004年2月23日在雲南大學上演了一幕人間慘劇。馬加爵,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殘忍地殺害了4名同班同學。同學想不通,親友也想不通——到底是出於怎樣的心態,他竟做出了這樣不可思議的事?這種心態具有典型意義嗎?一些高校專家普遍認為,關注大學生心理問題已是迫在眉睫的事,尤其是對校園內那些情緒特別不穩定的同學要重點關注,及時疏導,以防止發生類似的悲劇。